新生兒出生率情況逐年下降,顯示出了1970年以後最低的出生率,有人指出政府沒能貫徹執行人口政策是一大原因。
並指出,尤其是政府從2000年開始實行的生産獎勵政策,由於預算不足等原因到目前爲止仍然沒能在一線上貫徹執行,再加上男性不孕手術-輸精管手術到去年爲止在一線民防衛訓練場施術等行政政策前後自相矛盾。
△飄忽不定的生産獎勵政策:結婚已有4年的申某(28歲,女性、永登浦區文來洞)目前還沒有生孩子的打算。作爲雙職工夫婦的申某表示:“看看周圍的人,每個月的養育費達到了100多萬韓元的家庭非常多,而目前我們二人的月收入是200萬韓元,因此還負擔不起這筆費用。”
另外,其他雙職工夫婦的元某(30歲,女性、京畿城南市盆唐)也表示:“本打算今年再要第二個孩子,但是從養育第一個孩子的情況來看,實在是沒有勇氣再要第二個。”並稱:“養育費應該是城市裏的家庭花銷更高,但卻被排除在政策物件範圍之外。”
從以2002年爲標準的國內出生率來看,可生育女性人均生育1.17人,是世界最低水平。政府雖然爲不願意要第一個孩子的新婚夫婦制定了生産祝賀金、養育補助費等制度,但大城市地方自治團體對此漠不關心,實際上這些政策只涉及到個別地方。
在全南道地區,支付給每個生産家庭30萬韓元的養育費。忠南燕岐郡地區則給生産夫婦價值35萬韓元的生産用品,如果注射腦炎等預防疫苗,將支付價值10萬韓元的幼兒用品交換券等各地區對於5萬~35萬韓元的各種生産獎勵金,有28個地區各自爲政提供這些獎勵。
但是由於宣傳不到位,再加上第三個孩子出生的物件被限定,或者將孩子送到幼稚園爲止等都被限制,其現實性跟不上實際需求。
△是讓生還是不讓生:政府從1960年開始,作爲人口增加抑制事業的一環實行的“民防衛隊員不孕手術”一直到去年都還存在於一線醫療領域。
據大韓家族保健福利協會的調查,在人口增加抑制事業已經結束的1995年以後,在民防禦訓練場上,2000年9060件,2001年7505件,2002年4852件等,占了全國不孕手術的約10%左右。
此外,避孕手術相關的健康保險適用原則和生産獎勵政策不相符。目前輸精管結紮手術上存在醫療保險實惠,因此只要2萬韓元就能進行手術,反面,連接輸精管手術費用高達50萬韓元左右,超聲波檢查、羊水檢查等的産前檢查費用也大部分處於沒能得到保險實惠的狀態。
最近産下雙胞胎的趙某(27歲,漢城江東區千戶洞)表示:“醫院診療費是其他費用的2倍,于加上就連保險公司也以早産高爲由,不肯讓胎兒入保險,因此曾一度想過要流産。”
保健社會研究院的博士趙南勳表示:“政府的人口政策不明確,助長了生産減少及老齡化社會的産生。”並指出:“保健福利部的人口政策經歷了人口增加抑制政策(1961~1995年)-新人口政策(1996~2003年)-低生産對應人口政策(2004年以後)等變化,但是除了人口抑制政策以外,沒有一項政策得以完全實行。”
金栽瑩 申水晶 jaykim@donga.com crystal@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