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怪才”金基德導演

Posted September. 13, 2004 22:05   

한국어

我個人並不喜歡金基德導演的電影。但在世界3大電影節戛納、柏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中,連續在2個電影節上獲得導演獎確實是了不起的成就。在畢業于國內外著名大學的導演林立的韓國電影界,金基德只是小學畢業,在工廠工作的“下流人生”。而且還是以5億韓元的低成本,在2周內拍完一部電影的忠武路的“怪才”。

▷在畢業于名牌大學或留學回國的導演中,有很多人過早老化。陶醉于被同窗關係、人際關係纏夾的高評價和媒體的讚譽之詞,過高評價自己。導演任權澤曾表示:“家境富裕、書香門第出身的子女難以製作出好電影。”在柏林電影節頒獎儀式上,金基德向任權澤鞠躬表達了敬意。實際上,世界電影史的傑作比起主流人生,從非主流人生中誕生的影片更多。

▷今年初,金基德憑藉影片《撒馬利亞》成爲第1個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導演獎的韓國人。據悉,導演協會爲他舉辦了回國慶祝宴會,但氣氛出乎意料的冷清。出席宴會的都是過去的導演和演藝人,當紅的導演和演員沒有出席。目前,連國內主流電影界人士也不把金基德當作“一家人”。以非主流製作自己的電影的金基德是否因爲這種孤立和偏見,兩次獲得了世界的公認?

▷有一句話說“即使是預言者,在故鄉和家裏也得不到尊敬。”據悉,耶穌回到故鄉加利利,給人們展示了無比的智慧和能力,但人們不相信他的話,因爲他是“木匠的兒子”。中國的大禪師馬祖(709~788年)也一樣。禪師錦衣還鄉受到了歡迎,但記得小時候的馬祖的一位老人冷笑說:“我以爲來了什麽大人物,原來是馬氏農家的小兒子。”禪師認識到,故鄉並不是隨意來的地方。希望金基德在祖國不再孤獨。

評論員 吳明哲 oscar@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