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過分擔心健康也是一種疾病

Posted December. 12, 2004 22:30   

한국어

抽屜裏裝滿了各種營養藥,冰箱裏放滿了各種韓藥。考慮到健康而吃藥並非壞習慣,但如果過分擔心一旦停藥就會影響健康,那麽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爲這是一種強迫性障礙。

也有比上述情況更爲嚴重的,那就是健康擔憂症。以汗液、血液等微弱的身體症狀爲依據深信自己得了重病,並開始焦慮不安,進行身體檢查卻無任何異常。這也是精神醫學“教科書”中提到的一種精神疾病。

最近隨著各種健康資訊層出不窮,健康擔憂症患者大幅增加。也就是說,瞭解資訊反而製造了疾病。內科、家庭醫學科的患者中,4~6%的人屬於上述類型。或許我的丈夫,我的妻子患上了健康擔憂症?

△健康擔憂症患者的特點:輾轉於各家醫院進行“醫院購物”的現象是共同症狀。但是卻不相信醫生的解釋。只是詳細地說明自己的症狀,並經常焦躁不安。此外還堅信自己沒有得到充分的治療。如果醫生沒有診斷出疾病,則認爲是誤診。

集中提到一兩個疾病。比起疾病症狀更執著於結果。例如,頭痛並不說成“頭痛”,而是說,“頭很痛,看來是患上了腦中風”等。也有一些不顧醫生的勸阻執意接受手術才肯罷休的患者。

問題在於,在此過程中,真正患上疾病。由於查不出疾病,患上憂鬱症,同時影響社會生活。而且還反復出現查不出醫學上的原因的心痛、消化不良、頭痛等各種症狀。

嚴重時,可能引發妄想症。例如,自己斷定“癌細胞已擴散到了全身”、“內臟開始腐爛”並陷入妄想之中。

△如何進行治療?家庭成員持續不斷的關心和說服非常重要。

有時看起來像是裝病,但是患者堅信自己患病。此時如果家人漠不關心,症狀將會加重。應儘量說服接受精神科醫生的治療

健康擔憂症患者不想承認自己患有精神障礙的傾向非常強。因此,接受內科、外科、家庭醫學科、神經科等部門醫生的診療,最終找到精神科,大多需要幾年時間。即使接受精神科的治療,也有一些中途放棄的人。

接受精神科醫生的診斷後,堅持服用藥物,30~50%的人症狀大爲好轉,通常同時開出抗憂鬱症藥物和抗焦慮藥物。有時還外科和內科雙管齊下。

很多患者因限於必須治療疾病的強迫觀念,更想依賴於尚未得到驗證的秘方或民間療法。由於可能更加傷害身體,所以需要家人的“嚴密監視”。

有沒有預防辦法?

據醫學界專家推測,患上健康擔憂症的原因是對健康的自信下降,緊張感逐漸增加。在精神分析學上認爲,想逃避現實的無意識的行爲會引發健康擔憂症。最佳的預防方法是保持舒心和寬心的狀態。

(幫助=三星漢城醫院精神科教授尹世昌、漢城峨山醫院精神科教授柳漢益)



金相勳 corek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