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何以連執政黨也批評“委員會版”經濟政策?

[社論] 何以連執政黨也批評“委員會版”經濟政策?

Posted June. 06, 2005 06:42   

한국어

由總統直轄委員會主導或參與的經濟政策接連遭到失敗,這一點從黨政青(執政黨-政府-青瓦台)共同座談會、高層黨政協商會、對執政黨議員的採訪中爆發出的批評聲中不難看出。此前,總統諮詢政策企化委員會委員長李廷雨稱“委員會中的很多業餘人員可以帶來希望”,並把輿論的批評定性爲針對委員會的偏激行爲。而如今,連執政黨也開始批評“委員會版”經濟政策的變相性、越權性和缺乏專業性,不知當事者對此會做出什麽反應。

開放的我們黨第4政策調整委員會委員長鄭長善指出:“參與政府推進了龐大的專案,但結果卻導致房地産價格飛漲,如今卻試圖利用規章制度和增稅的方式加以解決,所以導致了建設行業景氣不斷萎縮的惡性循環。”其代表性事例爲,東北亞時代委員會推進的行淡島開發專案、中小企業特別委員會的個體營業者資格證制度案、國家均衡發展委員會漠視工作崗位創造效果與經濟增長的首都圈政策等。

多數執政黨議員指出,政府委員會主要納入具有理想主義改革傾向的教授,因此所出臺的政策缺乏現實性和專業性。現政府宣稱通過衆多委員會出臺的各種方針路線同時實現增長與分配,然而結果是增長幾乎爲零,而兩極分化卻進一步加深。

從一開始青瓦台主張“業餘者更有魅力”時,經濟主體便發出了冷笑。在錯綜複雜的行政工作領域引進毫無經驗的教授,更引入偏向性理論,對總統産生影響,這本身固然是個問題,但更嚴重的是,這些人扮演的居然是政府部門的“公婆”角色,試問國政怎能正常運轉?

儘管事已至此,但我們仍然希望盧武鉉總統應該聽取執政黨議員的逆耳忠言,果斷對各個委員會與顧問團進行大刀闊斧的結構調整。只有把行政大任委託給更具現實性和經驗豐富的專家,才能減少實質性錯誤。另外,對於執政黨而言,不能因出面批評委員會和青瓦台就免去所有責任。因爲,用背離民生、缺乏效率的理念鬥爭使國家更加動蕩的正是我們的執政黨,而且在“委員會版”經濟政策被強行推進時,執政黨非但未加以勸阻,反而因爲推進者是“自己人”而提供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