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 不安的選舉

Posted September. 20, 2005 06:42   

한국어

對未來的不安(zukunftsangst)。這是時事周刊《明鏡》對支配18日德國大選的選民情緒的概括。失業率達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最高值11.6%,使處於不知何時失業的不安情緒中的德國人不敢花錢。經濟會好轉嗎?“對不安情緒擴散的不安”是集體神經衰弱階段。選舉結果是,任何一個黨派也沒有取得過半席位的“昏迷聯政”。

▷“請洗掉吧,不要讓水淋濕。”這是政治學者吉根•弗爾德(音,美茵茨大學)教授指出的德國人的心理。大家都知道改革方向是緩解硬性雇傭、減少過度的福利政策、提高國際競爭力。安格拉•默克爾領導的保守在野黨——基民盟成爲第一大黨,親企業性的自民党的躍進證明了這些。但還是害怕改革。這也是執政黨社會民主黨以3席之差追趕的原因。這說明德國總理施羅德的“媒體戰略”相當成功,施羅德威嚇說“如果默克爾成爲總理,社會正義將會消失。”

▷但明確的是,無論誰成爲總理,最終都會走向相同的方向。默克爾黨首的承諾和施羅德總理的“2010議程”驚人的相似。焦點問題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和促進市場活性化。差距是果斷地正面突破,還是迂回地循序漸進。但這卻是巨大的差距。

▷德國36%的國民希望基民盟和社會民主黨的大聯政,但是擔憂的人認爲,若聯政真成爲現實,默克爾党首就如同是被關在酒店電梯裏的客人。因爲不能組成強有力的政府,所以也不能隨心所欲地施展改革政策。在1900億歐元稅收中,800億歐元用於年金、300億歐元用於失業補助、400億歐元用於國家負債利息的國家,如果繼續進行“福利遊戲”等於就是國家性自殺。德國人要再經過多長的不安日子才能全面接受改革呢?

評論員 金順德 yur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