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和開放的我們党議長鄭東泳在青瓦台面談後,盧武鉉總統表示:“我將尊重黨的意見。”表明了將接受李海瓚辭意的態度。對盧武鉉在訪問非洲期間對“3•1節高爾夫事件”閉口不談的做法,國內出現了多種觀測,但總統在回國之後立即對此做出了決斷。因此,可以將其視爲順應國民輿論的決定。
但是,李海瓚將會在推薦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長和環境部長官的工作結束後離職。而且,即使立即任名下任總理,也需要進行國會人事聽證會和批准投票,這需要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因此,公務員社會的動蕩和行政空白將不可避免。
即使不出現這種現象,由於年初5個部門長官的撤換和本月初4個部門長官被“派往地方選舉”,公務員社會正在暴露出推遲主要政策決定的“改組內閣後遺症”。尤其是,由於引入了長官人事聽證會,使新任長官就任需要近一個月,因此在官僚之間出現了這樣的歎息聲:“沒有能辦的事,也沒有不能辦的事。”
更有甚者,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長姜哲圭的任期9日就將期滿,但政府卻推遲任命下任委員長。委員長一職空缺的狀態持續,全國公務員工會公平交易委員會支部甚至發表聲明說:“在可以情況下,至今還沒有任命下任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長的行爲是參與政府的瀆職行爲。”據說,由於地方自治團體接連批准參加地方選舉的預備候選人辭職,致使業務陷入癱瘓。也就是說,韓國現在出現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全局性行政空白”。
就像“人事就是一切”這句話一樣,人事必須在適當的時期內適得其所。如果錯失良機或將“意氣相投的人”擺在首位強力推薦,勢必會打擊公務員社會的士氣,其損失將如實轉嫁到國民身上。
盧武鉉總統目前的課題是早日重新構建穩定的國政運營體系,使國力浪費降至最低程度,並致力於解決民生問題。其前提就是安撫國民受傷的心靈,並立即任命能夠整頓公務員社會、全力開展業務的總理候選人。另外,必須徹底查明國民圍繞帶有“政經勾結惡臭”的“高爾夫事件”産生的各種疑惑,從而找回國民對政府和政權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