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顯忠祠將脫胎換骨

Posted April. 28, 2006 06:57   

한국어

紀念忠武公李舜臣愛國之魂的忠清南道牙山市顯忠祠將脫胎換骨,成爲文化教育空間和綜合忠武公中心。

這是在1968年按照前總統朴正熙的指示開展聖域化工程38年後的事情。

據顯忠祠管理事務所最近確定的計劃方案,將160坪的顯忠祠擴至400坪,並把名稱改爲“忠武公紀念館”,於2011年開館。

顯忠祠管理事務所計劃建造包括所有與忠武公相關的遺物的綜合展覽館。爲此,將從今年至2012年投入157億韓元。

管理事務所決定把境內的遺物展覽館搬到境外。這是爲了讓觀客在展覽館瞭解對忠武公的具體情況後,走進紀念館。

管理事務所決定在忠武公故居周圍建立古時村落,並通過考證還原故居內部的原貌。管理事務所還計劃復原李舜臣將軍曾經使用過的忠武井(井水),並在射箭場配置射箭設施。

在離遺物展覽館近的舊本殿附近將建野外展覽館,展出東亞日報社報道和工程相關記事,讓觀客一眼能看到。東亞日報社主導建立了本殿。

舊本殿在日本殖民政府時期建成,表現出了和日本殖民政府抗爭的韓民族的凝聚力。

東亞日報在1931年5月13日首次報道說,由於當時的德水李氏13代子孫所欠的負債,位於牙山郡陰峰面沙正裏的墓位土(爲籌集在墓地進行的祭祀費用而耕種的稻田)面臨拍賣危機。

第二天,東亞日報通過題爲《民族羞恥-被債務折磨的忠武公廟》的社論,敦促保存忠武公遺迹。

另外,爲提倡民族自豪感,連載了春園李光洙的長篇小說《李舜臣》(1931年6月~1932年4月·178回)。

受本報報道和連載小說的影響,2萬多人(含400多個團體)捐了1萬6000元。

忠武公遺迹保存會於1931年5月23日成立,並在償還債務後,把位土擴至2倍。

當年7月以後,重建了顯忠祠祠堂(舊本殿),並整理了墓地和紀念碑。

1932年6月3日發行的本報社論中便可以瞭解當時國民的積極支援。社論中稱:“在發現民族至情方面,不問上下,不分海內外傾向,沒有貧富差距。有的人送來省一頓飯的錢(捐款),有的人賣衣服,還有的人捐賣勞力掙來的錢……”

東亞日報漫評家青田李象范畫忠武公畫像,在1932年6月5日進行奉祀時,竟聚集了3萬多名群衆。

顯忠祠管理事務所所長金士源說:“1968年啓動聖域化工程以來,顯忠祠由於設施陳舊,並且沒有確保遺物,和其他地區的40多個忠武公紀念館沒有太大區別。將忠實地推進綜合整頓計劃。”



池明勳 mhje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