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戰爭鎮魂曲》讓6月更精彩

Posted June. 07, 2006 07:18   

한국어

咸信益指揮的布裏頓大敍事詩將於24日在國內首演。

“《鎮魂曲》有莫札特、勃拉姆斯、佛瑞、威爾第的作品,但讓我熱淚盈眶的曲子是1987年在奧地利維也納聯合國中心聽到的布裏頓的《戰爭鎮魂曲》。該音樂不僅可以安撫戰場上犧牲的人們的靈魂,而且還能治療僥倖生存下來的人們的心靈創傷,並祈求寬恕和渴望和解。”

對大田市立交響樂團指揮咸信益(48歲)來說,6月是《鎮魂曲》之月。他將於15日晚8時在KBS音樂廳、16日晚8時在首爾藝術殿堂音樂廳指揮KBS交響樂團演奏莫札特的《鎮魂曲》,並於24日晚7時在大田文化藝術殿堂藝術中心、25日晚7時在首爾藝術殿堂音樂廳指揮大田市立交響樂團,把布裏頓(1913∼1976年)的大敍事詩《戰爭鎮魂曲》搬上舞臺。

《鎮魂曲》是安撫死者靈魂的鎮魂彌撒曲。原先在天主教教堂演奏,但隨著發展爲獨唱、合唱、管弦樂演奏作品,成爲演奏曲目。

特別是,爲追悼今年迎來56周年的6.25戰爭的犧牲者,第一次在國內演奏布裏頓的《戰爭鎮魂曲》。由100人組成的管弦樂團、室內樂團、成人合唱團(130人)、少年合唱團(40人)、3名獨唱家等共有270多人將參加演唱。

這首曲子是爲了紀念戰爭中受襲擊而遭破壞的英國考文垂大教堂恢復原貌,於1962年製作並首演的。布裏頓把傳統鎮魂曲的拉丁典禮文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以25歲的年齡戰死的歐文(1893∼1918年)的英文詩巧妙結合,傳達了反戰與和平資訊。他用音樂描述子彈離膛的聲音、槍托碰撞的聲音、號角聲等戰爭場面,揭露戰爭的殘酷。據悉,布裏頓在製作該作品的影像唱片時,爲象徵性地表現“團結”,以德國男中音費雪狄斯考、俄羅斯女高音什涅夫斯卡雅、英國男高音彼得·皮爾斯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音樂家組成了獨唱團。

大田市立交響樂團計劃,在舉行此次演奏會之前,播放描寫包括6.25戰爭在內的越南、伊拉克、波黑戰爭慘狀的電影,並給出獨唱家演唱的歐文的英文詩翻譯字幕,以幫助觀衆理解。諮詢電話:042-610-2264

另外,10日晚7時30分,首爾市合唱團將在世宗文化會館大劇場演唱《鎮魂曲》。韓國藝術綜合學校教授馬丁·貝爾曼將擔任指揮,首爾市青少年交響樂團將協奏。諮詢電話:02-399-1114



田承勳 raph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