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趙某(33歲,女,首爾永登浦汝矣島洞)最近爲了加儲蓄式基金,前去銀行諮詢,結果感到非常煩悶。
因爲銀行窗口職員只集中介紹了一種商品。雖然趙某要求說:“請介紹別的商品。”但是職員依然說:“這個商品好。”
趙某具體提出了一家運營基金的名字,並要求介紹,但是職員稱:“對商品的內容不太清楚。”之後再沒有說話。
這是因爲,銀行職員沒有具體理解金融新商品便進行銷售。
首爾汝矣島一家商業銀行的窗口職員稱:“不可能完全理解所有的新商品。只將記憶中最清楚的2、3種介紹給顧客。”
每當新商品出來後,給職員分配銷售數量,因此忙於“填補業績”,這也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問題。
據悉,銀行職員也因爲需要不斷“學習”層出不窮的金融商品,面臨巨大的壓力。
從韓亞銀行的情況看,進入銀行後的2年時間裏要通過基本的商品教育、報酬教育、集中研修等途徑學習100多種金融商品。成爲幹部以後也要義務性接受商品教育。
韓亞銀行人力開發室科長權順博(音)稱:“基本的商品不會消失,而且新的商品還在不斷出現。因此職員們的壓力越來越大。”
以後,銀行的業務將以金融商品爲主。
新韓銀行商品開發室室長崔宰烈說:“以前只有一個金融商品,因此以‘要加入就加入,不想加入就算了’的形式經營。吸引顧客的措施也不過是提高少許利息。”
但現在的商品都是爲顧客量身定做的。在上市後一個月內賺取7500億韓元的國民銀行“名品女性賬戶”就是代表性案例。
商品開發的競爭也很激烈。
就說今年上半年席捲銀行圈的“工資異體賬戶”,“職場職員方案儲蓄存款”、“成爲富豪的工資賬號”、“城市員工職場賬戶”等類似商品在今年就連續湧現出10餘種。
如果有吸引顧客的主題,所有銀行都會推出類似商品。與日本發生獨島的紛爭時期,銀行立即推出獨島相關存款商品。如果某一個社會貢獻成爲焦點,銀行就連續推出社會貢獻貸款商品。
銀行推出新商品後,競爭銀行開發類似商品所需要時間大幅縮短到1~2周。
據一家商業銀行負責人稱:“因爲銀行之間經常抄襲商品結構,因此彼此之間也並不指責對方。”
兪載東 jarrett@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