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 法國大選經濟學

Posted April. 14, 2007 07:56   

한국어

在即將於22日舉行大選之際,法國經濟學家非常忙碌。20多年前還比英國生活得好,即使經濟動搖也可以自我安慰說“至少比德國好”的“偉大的法國”現在已經消失。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裏,法國的人均國內生産總值(GDP)從世界第7位下滑至第17位。激增的政府財政赤字耗費了GDP的65%,失業率也達到歐洲最高水準。只有新總統果斷地進行市場主義改革,才能救活法國。經濟學家們帶著這種急迫感奮然崛起。

▷據英國《金融時報》透露,社會黨候選人塞格琳·羅雅爾的前經濟顧問埃裏克·貝森撰寫的《誰瞭解羅雅爾夫人?》是一本暢銷書。書的主要內容就是政府過分介入和保護勞動市場給法國帶來了災難。總而言之,就是說羅雅爾的左派方針不正確,以及宣佈斷絕關係,這不得不說是羅雅爾的損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教授布蘭察最近發表了題爲《爲何我會投薩爾科齊一票》的論文。他主張說,自己雖然是長期的社會黨支持者,但在經濟選舉承諾方面還是認爲右派是正確的。布蘭察教授認爲,應該打破鐵碗飯式的勞動市場保護政策,減少政府支出和稅金,啟動民間部門的活力。

▷從經濟學家發表的理論來看,他們認爲執政黨候選人尼古拉·薩爾科齊會獲勝。但是,地球怎麽會跟著經濟學轉動?當今的法國正處在全球化贊成派和反對派發動的對立戰爭中。歐洲跨國企業中有三分之一是法國國籍,而且,經濟人口中有七分之一在外國企業工作,但是,四分之一的公共部門勞動者誓死反對資本理論。

▷被稱作“S一代”的80萬名青年失業者成爲最大的犧牲者,這不是別人的事情。源自法語“stagiaire”的“S一代”即使大學畢業也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實習崗位上逐漸老去。即使經濟學家無法說服選民,但因爲法國有著比經濟學更強勢的國民感情,因此必然會進行改革。因爲,德國經濟復蘇了。隨時針對德國發動競爭意識的法國沒理由繼續忍受屈辱。

評論員 金順德yur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