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交易委員會最近對企業下達的徵收罰款及向檢察機關告發的措施中有一部分接連被判定爲過頭或不當,引發了圍繞公平委的“過激制裁”爭議。
尤其,還有人指出,直到公平委的措施被證明是錯誤爲止,當事企業不僅形象一落千丈,長則還要展開長達幾年的法律、行政攻防戰,因此公平委濫用行政力,有可能會導致企業活動萎縮。
關於今年2月公平委以串謀擡高汽油、柴油、煤油價格爲由告發SK(株)、GS煉油、現代Oilbank、S-Oil等4個煉油公司的事件,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於本月27日對汽油和煤油價格的串謀擡價嫌疑以證據不充分爲由全部以無嫌疑處理。只是對於柴油價格串謀擡價嫌疑,對SK(株)、GS煉油、現代Oilbank等3個公司提出了簡易起訴。
煉油業界主張公平委除了向檢察機關告發之外,還徵收共526億韓元的過多罰款,正在進行異議申請及行政訴訟。因此,檢察機關此次的決定很有可能還會對罰款的重新算定産生影響。
此前,上月大法院對公平委以不當支援爲由在2001年對KT徵收的301億韓元罰款下達了“不當”的判決。因該判決,KT得以被返還罰款及利息等共361億韓元。
被下達罰款徵收措施的企業以公平委爲物件提起的行政訴訟中,公平委敗訴的比率也不小。
公平委的敗訴率(部分勝訴除外)從2004年的12.8%增高到第二年的17.8%,去年則達到了22.9%,逐年上升。
另外,在投入不少行政努力的情況下依然沒能找到證據的情況。
公平委對三星電子、HYNIX半導體等4家D記憶體製造企業的價格串謀疑惑進行了大約2年的調查,但由於證據不足,在上月終結審議程式。對此,有人批評說,只因2年前在美國發生類似事件,公平委便不經過認真的事前討論就盲目展開了調查。
對此,公平委最近爲了將對企業的罰款算定規模調整到適當水平,正在討論修改有關法令的問題。
李承憲 朱性元 ddr@donga.com swo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