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中最佳的世界。”
這是德國的哲學家萊比錫評價18世紀的一句話。在世界歷史上,18世紀所佔據的位置非常特別。歐洲因啓蒙主義和自然科學的發達,建設了新的時代,東方清朝-朝鮮-日本之間的戰爭結束,迎來了和平的繁榮期。真可謂東西方國家全部處於“最佳的世界”。
但是在18世紀過去之後,曾是世界的兩大中心軸的歐洲和東亞,命運卻完全不同。一方以世界作爲舞臺建設殖民地,帶走財富和榮譽,而另一方則成爲了被剝削的物件。到底在18世界發生了怎樣的事情呢?
○ 朝鮮,夢想近代
18世紀的朝鮮在英、正祖的公正君主領導下迎來了第2個全盛期。曾阻礙正常的國政的黨派鬥爭被平息,在經濟上的穩定中,工商業得到了發展。在這個時代,曾遭到歧視的庶孽們與特定的党聯合起來,展開了自身的政治鬥爭,文人們按照各黨色聚散離合,提出政治意見。而其中最大的變化是與西方的相遇。通過清朝接觸到西方科學和哲學的洪大容、樸趾源、丁若鏞等新近學者們積極地將領先的文明引進到了朝鮮。在對西方學持寬大態度的正祖沈默的默許之下,天主教傳入了朝鮮,並開始對各種西方的科學技術相關的書籍進行了研究。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在君主的嘴上開始使用“民國”這個詞。“民”已經被認識爲國家的主要勢力。
○ 中國,穩定中的富饒
18世紀是中國歷史上最穩定的康健成世(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後半期。蒙古、明朝的殘存勢力全部得到了鎮壓,時代變得穩定,工商業得到發展,人口從2億迅速膨脹到7億。通過鬧鐘和鋼琴等贏得乾隆帝歡心的天主教傳教士們被允許停留在北京,傳播西方文明。對於中華,隨著出現“不僅是漢族,只要能夠很好地理解和繼承中國文明,誰都是中華”的新的解釋,跨越民族界限的包容性的思考觀被擴散。實證性科學——考證學也是在這個時期得到發展。
○ 西方,從東方情結(complex)中擺脫出來
通過笛卡爾、萊比錫等的活躍,形成了近代科學的方法論性的基礎,科學技術擺脫宗教的框框開始迅速地發展。在思想方面,以盧梭爲中心,近代市民開始覺醒,出現了強調人類理性的力量的啓蒙主義。出現了社區、俱樂部等,形成了社會公論的場所,市民社會的發展達成了曾是絕對君主象徵的法國國王被處刑,成立共和政體的成果。這樣的近代變化和發展,使歐洲獲得自信心, 並得以完全地擺脫對東方的陳年情結。
僅從這方面來看,18世紀是東西方的黃金時代。但是接下來的結果卻有所不同。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出現這樣的結果呢?那就是18世紀精神的失蹤和變態性的發達。18世紀精神在於東西方全都在人類理性的信賴和舊體制的矛盾中重復。但是清朝和朝鮮的保守革命消失。清朝雖然顯示出了開放的中華面貌,但是在內部,只是通過《四庫全書》的思想聚合,謀求統治勢力——滿族的穩定。
朝鮮在將性理學從創造世界的絕對原理緩和爲工具上以失敗告終。最終沒能戰勝支援“完美地”解釋宇宙原理的性理學的舊體制。清朝和朝鮮的共同點在於終究沒能擺脫“決定的存在”(皇帝和性理學)。因此,18世紀的流向最終是少數勢力獲勝。最終是向著與成功克服絕對存在(基督教和國王)的歐洲完全相反的終點站走去。
柳成云 polaris@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