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政府不要再執迷於錯誤的教育政策

Posted June. 27, 2007 03:12   

한국어

盧武鉉總統昨天在與152名大學校長的對話中表示:“要通過教育政策挽救全國民的競爭力、國民統合以及平衡而具有多樣性的社會價值。”囑咐對以內申爲主的考試政策提供協助。總統提出的邏輯是,爲了公共利益要限制大學自由,增進我國社會的“道德價值”將有助於提高國家競爭力。

如果反映50%的內申的考試政策能提高全國民的競爭力,並促進統合和平衡,我們將積極表示歡迎。政府從2009年開始要引入將被疏遠階層的特別錄取比率擴大到11%的“機會均等配額制”,也是爲了增加上大學的機會,消除兩極化。

但事實是,根據不同高中,有些內申爲第一等級的學生在高考中獲得了第七等級,各校間的差距非常大。如果要提高全國民的競爭力,首先要解決各校間的差距。要通過向有很多被疏遠階層的學校安排優秀教師和提供財政援助,提高學校實力。如果只固守以內申爲主的考試政策,將很難同時抓住兩隻兔子。經合組織(OECD)在今年年初曾勸告說,提高被疏遠階層大學升學率的問題也要通過提高公共教育質量、增加獎學金和學費貸款的方法解決。

盧武鉉稱,就這次高考制度達成了“國民協定”,但與事實不符。從2004年10月發表新制度時開始,大學就抗議說:“憑藉該制度很難選拔學生。”2005年5月7日,高一學生們舉行了有史以來首次燭光示威。當時,教育副總理金振杓爲阻止燭光示威,發表了“如果將學生簿成績反映30%,在高考中就不能更多地反映內申”的講話。

發達國家通過加強大學自由和競爭提高教育競爭力,進而推動國家發展和提高國民生活質量。歐洲國家因追求大學教育的平等化,不但大學教育質量下降,而且國家競爭力也下跌,目前正在進行反省。法國總統薩科齊剛上任就宣佈作爲第一項改革,對大學預算安排將引入獎金制。政府應借鑒法國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