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韓國企業爲何回避海外M&A

Posted July. 27, 2007 03:11   

한국어

最近很多人指出,韓國企業由於沒能積極利用海外企業收購與合併(M&A)戰略,而導致海外進軍和增長速度逐漸趨於緩慢。

相反,中國和印度則積極利用海外M&A正逐漸實現增長戰略。

中國TCL公司於2003年與法國家電企業湯姆遜公司建立合作公司後正在生産電視機。TCL公司持有的股份達到67%,具有實際經營權。中國海洋石油公司於2004年用5.8億美元收購了印度尼西亞的Repsol公司。

曾排在世界前50位的印度鋼鐵企業Tata Steel今年憑藉收購英國的chorus集團一躍成爲世界第5大鋼鐵企業。

與韓國一樣,被評價爲沒有海外M&A戰略的日本也正在發生改變。2004年和2005年日本M&A型投資比重占整個海外直接投資的64.1%,相反,在海外建設生産基地等的綠地投資 (Green Field)型投資比率卻減少到8.5%。

貿易協會會長李熙范26日在濟州島西歸浦市樂天酒店由大韓商會的主辦下舉行的“最高經營者大學”演講中敦促說:“韓國企業的海外M&A規模僅達到日本的5.5%,中國的8.5%。國內企業爲了確保海外市場,應該積極進行海外M&A。”

○海外M&A戰略“不及格國家”——韓國

自2003年後,全世界海外M&A金額劇增,今年上半年(1∼6月)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0%,達到1.6650萬億美元。

據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KIEP)和産業研究院(KIET)稱,韓國企業的海外M&A比率在海外直接投資額中所占的比率達到2001年~2005年平均值9.9%,遠不及2004年世界平均值27.0%。

這段期間,韓國企業的平均海外M&A投資金額僅達到3.59億美元。

積極進行海外M&A的國家是中國。中國大膽打破了海外M&A是發達國家特有策略的想法,2005年的海外M&A投資額達到了65億美元。

中國以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額(1.3萬億美元)爲基礎,從21世紀初開始正式闡明“走出去(外國企業M&A)”政策,並鼓勵本國企業收購和並海外企業。也就是說,M&A是轉移先進技術,確保海外資源的捷徑。

○一次失敗後退縮的韓國

前資訊通信部長官陳大濟最近說:“三星電子本應該收購非記憶體半導體企業。”也就是說,三星電子早應該通過M&A補充三星電子的缺點。三星電子雖然在記憶體方面位居第一,但缺點是在非記憶體方面陷入苦戰。

韓國企業在外匯危機之前也有過進行海外M&A的經歷。

例如,三星電子在1994年收購美國電腦製造企業AST研究公司,LG電子則在1995年收購了美固顯示器製造企業Zenith公司,而現代電子(現HYNIX半導體)在1994年收購了美國硬式磁碟機(HDD)製造企業maxtor。

但是這些M&A都被評價爲是失敗的M&A戰略。

由於Zenith公司擁有美國數碼廣播標準技術,因此目前成爲了能産下“黃金蛋”的鵝,但LG電子則要向美國法院遞交復興計劃,與1999年Zenith的破産申請沒有任何區別。

此後,隨著遭遇外匯危機,國內企業一直進行了國內爲主的經營,並回避通過海外M&A戰略實現增長。有人指出,由於對海外經營活動缺乏經驗而失去自信,法務法人、會計法人、投資銀行、諮詢公司之間的合作經驗缺乏,這是國內企業的一大缺點。

最近2年間達成的M&A大部分是外匯危機後在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的待售品,都屬於國內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