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日清戰爭從朝鮮景福宮開始(上)

Posted August. 24, 2007 15:01   

한국어

明治時期,日本旁觀了清朝在鴉片戰爭等與西方各國接二連三的戰爭中受創慘重,這個結果促使日本加緊了近代化步伐。第2章將介紹日本走向侵略亞洲,與西方列強為伍發動的日清戰爭(中國稱甲午中日戰爭)。盡管日本人容易健忘,但這場戰爭是以朝鮮半島為舞台開始的,日軍不僅以清軍為敵,而且還以朝鮮民眾為敵。

有時是記者先發問,有時是對方先開口,但不管怎樣,都會不約而同地問出同樣的話:

“這是為什麼呢?”

我來到韓國和中國,走訪日清戰爭的遺跡。所見到的政治家和學者表示不理解的并非是日清戰爭。當時美國眾議院委員會剛剛通過要求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問題謝罪的決議案。

安倍晉三首相把對慰安婦的強制性分為“廣義和狹義”;他一到美國就向布什總統謝罪;包括日本朝野國會議員在內的一幫人在美國報紙上刊登反駁廣告。對於刊登廣告這一事件,韓國的姜昌一議員說:“這超出了常理”。與其說令人憤慨,莫如說“令人瞠目”更貼切。

日本的這種做法自然不會給亞洲人留下好印象。姜議員原本是一位學者,曾經出版過關於東亞近現代史的著作。他認為韓國與中國、日本還處在“百年不信任”之中。准確地說,也包括已經結束了112年的日清戰爭。

日本與中國不只是進行正面衝突。日清戰爭在韓國人的記憶中是“日本侵略朝鮮的戰爭”。

戰場首先是在朝鮮半島。

占領朝鮮王宮 驅逐清軍作戰

韓流熱雖然已經降溫,但韓國制作的電視劇和電影現在日本仍有市場。日本人利用周末到韓國首爾轉轉也司空見慣。

首爾有一個名叫景福宮的王宮。因為是游覽名勝,因此到此一游的人想必不少。

戰爭實際上是從這裡開始的。

1894年7月23日拂曉。黑暗中,一群日軍准備用炸藥爆破景福宮的一個門,結果沒成功。於是他們爬上去用斧子砸,費了很大勁把門砸開,軍隊蜂擁而入。其它的門也被打開,日軍與朝鮮衛兵經過三個小時左右的槍戰後控制了王宮。這時天已大亮。

這種如同武打片般的戰斗,在日軍的官方戰史裡并無記載,只被當作偶發的衝突。然而,奈良女子大學的中塚明名譽教授在福島縣立圖書館發現了詳細的戰史資料底稿,使真相在百年之後得以公諸於世。

日軍為什麼占領王宮?一句話,就是為了要換掉不聽話的當政者,讓他們把清軍攆出朝鮮,讓朝鮮今後聽日本的話。今天人們會覺得這簡直就是胡來,可當時就是那麼胡來的。自此日本直到1945年戰敗越來越有恃無恐,這場戰爭是起點。

當時,朝鮮駐有清國和日本雙方的軍隊。直接的起因是這年春天,朝鮮南部爆發了全琫准等東學黨領導的農民起義。今稱甲午農民戰爭。他們面對統治階級的橫征暴斂揭竿而起,主張“復國安邦”。當時束手無策的朝鮮政府要求宗主國清國出兵,結果日本也不甘示弱派出了士兵。

東學農民起義軍看到日、清的動向,便同意與朝鮮政府媾和,暫且平息騷亂。但是日本拒不撤兵,攻占王宮兩天後,在靠近仁川的豐島海面與清國交戰。總之,日本千方百計尋找開戰借口。盡管當時日本政府內部也有慎重論的主張,但是主導權握在外相陸奧宗光手裡。

日軍攻占王宮後未罷甘休,把朝鮮化為了戰場。日本軍隊一邊與清軍作戰,一邊殲滅東學農民軍。日軍占領王宮後,農民軍把討伐矛頭從“惡政的朝鮮政府”轉向“日本侵略軍”,再度舉行了起義。

民眾戰爭的序幕“東學農民革命”

從首爾乘高速列車下行約三小時就到達了東學農民軍的發祥地全羅道。既然來到這裡,順便去了光州事件(參照關鍵詞)的紀念墓地,墓地寫著:這裡是韓國民主主義的心臟。觀看放映的錄像,其中也有關於東學農民軍斗爭的介紹,稱贊它是引發光州事件“民眾斗爭”的導火索。

日本長期以來一直把東學農民軍起義稱為“東學黨之亂”,而韓國并未視其為“亂”。盡管長期以來東學黨被稱為逆賊,然而百年之後,盧武鉉政權開始對其重新評價,在全面重新審視歷史的基礎上,2004年通過了恢復名譽的特別法律。現在稱為“東學農民革命”,在紀念館甚至將其與法國革命相提并論。

斗爭之初,東學農民軍反對朝鮮的身份等級制,後來抗擊入侵朝鮮的日軍。從東學勢力在其控制地區建立的居民自治的原有形式體制來看,應該說確實是民主化的前奏。

但是從軍事上看,東學農民軍不是日軍的對手。據紀念館李永日研究員介紹,農民軍的主要武器是竹槍,如果能有把稍比火繩槍好的武器就算高級了。以機關槍為主要裝備的日軍,對農民軍能以一抵百。據說農民軍犧牲者有三至五萬人,而在韓國聽到一些專家講實際上的犧牲者是這個數字的10倍,真實情況尚不明了。隨著名譽的恢復,政府對其後代的調查將持續到2009年。

華夷秩序崩潰致命一擊

東學農民軍以排除外敵為口號,但沒有發現與清軍作戰的形跡。為什麼他們只把日軍作為眼中敵呢?

當時清國是朝鮮的宗主國,朝鮮是清國的屬國。朝鮮派使節到清國進貢,而清國回賜,“好好干”,表示對朝鮮國王的支持。這種朝貢體制,雖然清國與朝鮮有宗主和臣子的關系,但臣子依然是獨立的國家。

我在中國大連見到的遼寧師範大學歷史系的郭鐵椿副教授說:“朝貢體制不是統治與剝削。中國沒有干涉屬國的內政”。從近代的角度看,即使由於朝貢體制不是對等關系而存在諸多不足,但是屬國一方的感覺還是不錯的。

將中國作為宗主國的并非只有朝鮮,如果追溯過去,東亞的周邊一帶均為中國的屬國,越南、日本的琉球都是中華世界的居民,原來的“中國”也并非現在國際法體制所稱謂的國名,其邊界比現在更加模糊,猶如淡墨掃過,模糊不清。

被稱為“華夷秩序”的這種國際關系,由於西方列強逐步介入而開始崩潰,而致命的一擊就是日清戰爭。如果把中國鄭重地比喻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不得無理”,日本就會說:“到這裡是我的版圖,休得來管!”於是,日本加入了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爭奪戰,打得一塌糊塗。

當然,作為清國也并非悠閑自在的宗主國,朝鮮內部也圍繞著是維持現狀還是變革產生分歧,而且有時斗爭很激烈。日本欲將切斷朝鮮與華夷秩序的關系,為尋求國內外的支持,宣揚這是一場文明與野蠻的戰爭。這個理由很切合19世紀末世界的現狀,絲毫無謬。

但是,當你站在日本當年攻占的中國威海的海岸眺望蔚藍的大海時,也會涌起難以舍去當時東亞擁有的“心情舒暢的一體感”的心情。從日清戰爭開始大肆侵略亞洲的日本,其後從意識上難道不也是一直把亞洲拒之門外嗎!

在訪問韓國首爾市立大學時見到了鄭在貞教授。在回顧了日清戰爭後日本的發展軌跡後說:日本是在“以強調周圍國家的威脅來鞏固自己”。

“日本終於沒能提出引起亞洲人共鳴的口號、亞洲共同的價值觀。”

百年不信任——無論是在韓國,還是在中國,我所見到的人對日本的批評,似乎焦急勝過了仇恨。

* *

日清戰爭是從踐踏朝鮮開始進行的。那麼兩國的武力衝突,性質如何?台灣是怎樣變成日本第一個殖民地的?明天我們對此再探討。

(福田宏樹)

▼光州事件

韓國1980年5月,通過軍事政變上台的全斗煥新軍部發布戒嚴令,逮捕在野黨領導人金大中(後任總統)等人。以此為契機在光州市爆發了學生和市民要求民主化的示威游行。韓國軍隊出動坦克進行鎮壓,死傷多人。韓國政府發表的死亡數字為193人。

▼東學

1860年崔濟愚創始。在韓國的圓光大學校教授東學的朴孟誅教授說:“面對當時朝鮮還殘留著身份制度,東學主張人人平等的重要性,得到了受到社會歧視的農民們的響應”;另一方面,東學把糾正弊政作為主要內容,提出了“斥倭斥洋”的口號。

▼日清戰爭(甲午中日戰爭)

1894—1895年,中國(當時的清國)與日本圍繞對朝鮮統治權問題進行的戰爭,日本獲勝。日方死亡1萬3千余人,軍費約2億3千萬日元。中國方面不詳。

當時的日本政府為什麼對朝鮮的統治權耿耿於心呢?這可以從1890年山縣有朋首相在第一次帝國議會上的施政方針演說中找到答案。山縣說日本必須保衛“利益線”。日本不僅要守住國境的“主權線”,還要把防守範圍擴大到容易受到威脅的“利益線”。這條“利益線”就是朝鮮。當時的背景正處於西伯利亞鐵路即將竣工,俄國正虎視眈眈地注視著朝鮮,對此日本頗具危機感。

1876年,《日朝修好條規》簽訂後,日本一方面打著“朝鮮獨立”的旗號斷絕與清國的從屬關系,另一方面是把朝鮮這個重要市場控制在自己手中。在朝鮮內部,與日、清相關的各派勢力也展開斗爭。1884年清軍鎮壓了日本幕後支持的金玉均等人發動的政變。爭奪朝鮮的對峙,終於導致了日清戰爭的正面衝突。

▼下關條約(馬關條約)

日軍在陸海戰中連續擊敗清軍,1895年4月,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和陸奧宗光和清政府全權代表李鴻章在下關簽訂媾和條約。主要內容為:清政府(1)承認朝鮮獨立;(2)割讓遼東半島、台灣;(3)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約3億日元)。然而,在俄德法三國干涉下,日本放棄了遼東半島。此時的“臥薪嘗膽”為後來的日俄戰爭埋下伏筆。

▼當時的世界

爆發日清戰爭的19世紀末,是西方列強帝國主義席卷世界的時代。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列強為了獲得產品的銷售市場和原材料供給地,以各種方式爭奪殖民地。

在早於日清戰爭的1880年代,非洲大陸就已經被英國、法國、德國等瓜分統治。到了1890年代,欲對非洲采取縱貫政策的英國和欲采取橫貫政策的法國在蘇丹發生了衝突;英國為了確保黃金和鑽石的礦脈,發動了南非(布爾)戰爭 。

列強對亞洲也不放過。1884年,法國與清國開戰,得到了清國屬國越南的保護權,三年後成立了法屬印度支那。英國和俄國在侵略亞洲過程中互相敵視,而通過日清戰爭成為列強新的一員的日本與英國結盟,發動了日俄戰爭。

這個時期的美國與歐洲各國相比在亞洲的影響比較小。1893年,美國廢除夏威夷王政,五年後的1898年將其合并。同年,美國與西班牙開戰,得到了菲律賓和關島。美國以武力相威脅,將加勒比海諸國強行置於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被稱為“大棒外交”。

▼首爾的景福宮

1894年,日軍闖入這裡,激戰後占領,導致了日清戰爭。照片是興禮門,位於東西南北四個大門的內側。作為觀光用,再現了15世紀宮殿衛兵的服裝和佩帶的武器。

▼陸奧宗光(1844—1897年)

明治時期外交官、政治家。出身於紀州藩(現和歌山縣),曾參加坂本龍馬的海援隊一起行動。他一邊竭盡全力修改不平等條約,一邊作為外相主導日清戰爭。他精明強干,日本外務省至今還立有他的銅像,然而在中國旅順的紀念館裡,他作為在日清戰爭中制造了屠殺事件的惡人,人像被掛在展板上。(照片由國立國會圖書館提供)

教科書比較

近代日本與中國之間的最初的戰爭,是以朝鮮半島為舞台的,它極大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各國中學使用的教科書是怎樣向年輕一代講述這場戰爭呢?

日本 - 說明“日本方面的原因”

在東京書籍出版社出版的《新社會 歷史》中,“日清戰爭”所占篇幅為對開兩頁。特點是在正文前面附有一篇以“歐美列強的侵略與條約的修訂”為題的文章,對導致日清開戰的國際形勢做了詳細說明。

書中一方面將列強逐漸將亞洲及非洲殖民地化的動向稱為“帝國主義”,另一方面對朝鮮半島的形勢做了如下記述:

“當時在朝鮮,與朝鮮締結了日朝修好條規的日本和主張自己對朝鮮支配權的清朝正在展開勢力之爭。(中略)1884年政變發生之後,清朝的影響力增強,日本認為,在歐美列強加強亞洲侵略的情況下,日本如果不進入朝鮮,日本的前途也將岌岌可危,因此,為了對抗清朝,日本逐漸開始謀求增強軍備。”

說明指出:日本進入朝鮮源於其對歐美列強的危機感。東京書籍出版社社會編輯部長渡邊能理夫說:“雖然日本的政策有多種可能性,但結果呈一條直線,發動了日清戰爭、日俄戰爭,侵略了朝鮮。因此我們考慮,在文章開頭有必要說明一下‘日本方面的論理’”。

“日清戰爭”章節用了5行文字記述了成為開戰起因的農民起義,而關於日清戰爭卻寥寥幾字:“具備優勢軍事力量的日本獲得戰爭勝利,1895(明治28年)年4月締結了《下關條約》”。接下來記述的是條約內容、列強競相擴張在清勢力,以及日本因受三國干涉而增強了與俄羅斯的對抗心理。

關於台灣的殖民地化,只有2行文字記述。內容如下:

“日本占領台灣設置了台灣總督府,用武力鎮壓當地居民的抵抗,推行了殖民地統治。”(吉澤龍彥)

中國 -定性為侵略戰爭

中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在“侵略與反抗”的單元中,用4頁篇幅論述了“甲午中日戰爭”。與日本的教科書差異較大的一點是將其定性為“對中國的侵略戰爭”。開頭3行這樣寫道:

“1894年,日本為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出兵占領朝鮮國都漢城,接著,又發動侵華戰爭。”

在中國使用量占第二位的北京師範大學版本教科書對甲午戰爭的定性也是如此。書中寫到:“甲午戰爭是日本對中國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侵略戰爭”;“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戰,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對華戰爭”,強調了是日本方面在精心准備下發動的戰爭。

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兩種版本的教科書都提到了清朝海軍的艦長鄧世昌。書中詳細記述了鄧世昌在彈藥用盡之後,滿懷“我們雖然犧牲了,但可以壯國家的聲威”的信念撞向日本軍艦而壯烈犧牲的事跡,與對戰爭輕描淡寫的日本教科書相比大有不同。 

  這是因為,在相當於中國《學習指導綱要》的《歷史課程標准》中,作為學習目標,要求把“講述鄧世昌的主要功績,感受中國人民抵抗外來侵略的民族氣概與斗爭精神”。

關於割讓台灣,教科書用半頁多的篇幅描述了台灣民眾與入侵的日軍展開武裝斗爭,給日軍以沉重打擊。最後結尾是這樣的:

“不久,台灣全部淪喪。但是,台灣各族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爭取回歸祖國的斗爭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佐藤和雄)

韓國 -聚焦抗日農民運動 

韓國將這次戰爭稱為“清日戰爭”。擔綱世界史的金星出版社的《社會 2》在“日本對大陸的侵略”章節中,做了如下簡潔記述:

  “日本通過江華島條約,邁出了侵略朝鮮半島的一步;清日戰爭中勝利後,中國向日本割讓了遼東半島和台灣。”

世界史部分沒有提及這場戰爭的起因,而國定的國史(本國史)教科書對此有記述。清日戰爭出現在始於1894年的東學農民運動及之後的內政改革章節裡,其焦點始終不是戰爭,而是農民運動。

“農民們斗志昂揚,最終占領了全州。為了鎮壓農民軍,朝鮮政府迫於無奈請求清朝派出援軍,日本也乘機出兵進入我國。”

關於東學農民運動的記述達7頁,詳細敘述了在日本及清朝干涉朝鮮內政、農民生活飢寒交迫及政府腐敗等狀況下起義農民的戰斗情況和運動的意義。可以看出,與戰爭本身相比,教科書更重視清日戰爭的起因、與日軍戰斗的朝鮮農民軍的歷史。關於日本與清朝締結的媾和條約也沒有涉及。

“全州和約締結後,農民軍解散,朝鮮政府要求日本撤軍。日本拒絕,攻占了朝鮮王宮,引發了清日戰爭。日軍的侵略行徑昭然若揭,農民軍遂提出打倒日軍的口號,再次揭竿而起。”

國史編纂委員會史料調查室室長具仙姬解釋說:“遭到掠奪的農民自發地向政府提出抗議,要求改革,因此東學農民運動在韓國的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另外,東學農民運動受到重視還有一個理由,即東學農民軍後來參加了抗擊日本統治的義兵斗爭,“繼承了抗日斗爭的傳統”(國史教科書)。(櫻井泉)

台灣 -詳細闡述殖民地的功過

台灣的《國民中學•社會》(南一書局)在中國史部分的“清末改革的挫敗”中,用1頁篇幅論及了甲午中日戰爭。書中用地圖描述戰局,與二十幾年前的教科書相比,描述簡單,對於戰敗的意義定位如下:

“甲午戰爭的失敗,證明了單靠槍炮與軍隊的器物層次改革并不足以自強。”

另一方面,關於戰爭導致台灣割讓給日本,則在中學1年級的台灣史部分學習。教科書用16頁篇幅追溯了長達50年的殖民地時代。從推舉出台灣地方長官的台灣民主國的建國、原住民起義等抵抗日本的運動開始,從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制度的完善到“皇民化運動”,詳細闡述了殖民地的功過。其中,關於割讓時期的記述如下:

“台灣紳民共推唐景崧、丘逢甲等人組成‘台灣民主國’,企圖爭取外援,但未能成功。”

“‘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台灣各地不斷有抗日運動發生。”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負責歷史教育事務的林純如女士談到了新舊教科書的區別:“教科書的敘述已經越來越開放、客觀公正了。關於日本時代,有‘日本占領’和‘日本統治’兩種說法,最近‘統治’這種說法多起來了。在國民黨時代因為台灣與日本斷交,曾有過諸如‘恩將仇報’之類情緒化的記述。”(田村宏嗣)

連載▪訪談20位有識之士 東亞近現代史上的10件大事是什麼?

半藤一利 作家

(選“10件大事”)本來是不好排序的,但我在第一項裡列出了日中戰爭。當時,日本已經成為近代國家,正處於暴露出帝國主義猙獰面目的時期。

如果回顧一下日中關系的流向,只不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結果還是發生了。從芥川龍之介在《支那游記》裡全然無意識描寫的字裡行間中,卻可以讀到中國是怎樣地反日。人們不免擔心,兩國遲早會發生衝突。

但是,我們感覺不到日本的歷代內閣有試圖解決問題的想法。攻占了南京,本以為戰爭會結束,可并沒有結束;又占領了漢口,可戰爭依然進行。明知向中國內陸繼續輸送軍隊將會越陷越深,應該考慮和平了,可是仍不罷休。即使意識到情況不妙,可依然孤注一擲。這難道不是最大的教訓嗎?

日俄戰爭的問題不在於戰爭本身,而在於日本作為戰勝國對中國所表現出來的優越感變得越加露骨了。日本在日俄戰爭之前一直對中國懷有某種尊敬,而此時已經不把中國放在眼裡了。當時在日本有很多中國留學生,可當日俄戰爭勝局已定時,日本便開始鎮壓留學生。一旦傲慢起來,意識會發生變化。辛亥革命的志士當中有很多曾在日本留學,他們都被驅逐出日本。如果善待他們就好了。

第3件列舉的日本戰敗對亞洲諸國來講應該是一件令人歡欣鼓舞的大事吧。“大東亞共榮圈”只不過是一句口號,人們并不認為日本人心裡真會這麼想。在1944年面向東南亞各國出版的教授禮儀書中把當地人稱為“土人”,可見日本傲慢之大。

日俄戰爭後,日本的強國、大國意識膨脹的結果就是滿洲事變,企圖用謀略解決滿洲問題。讀了日滿議定書,就會發現它與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相似,完全是一個傀儡國家。條約規定,為實現日滿共同防衛,日軍可以隨時隨地、人數不受限制地駐扎在滿洲國內。

日清戰爭擊破了沉睡的中華大國,使日本萌生了成為亞洲盟主的動機,而勝海舟 卻大聲疾呼,中國可不是等閑視之的國家,日本自以為是,瞧不起中國可是大錯特錯的。有著真知灼見的人士還是曾經認識到了這一點。

正象人們常說的那樣,朝鮮戰爭對於戰後的日本來講猶如一股神風。酒從燒酒變成得利思(Torys)、大洋(Ocean)、三得利(Suntory)威士忌,還真有點兒應接不暇。如果沒有戰爭的特需,日本的復興不知要拖後多少年呢!不過,對於朝鮮人來說,沒有比這再慘烈的戰爭了。

我不太想提起的大事,就是韓國合并(*)。日本的說法是日韓合并是得到了國際承認的,但問題是那以後的日本政策好像證明了日本并沒有真正做到與其他民族交往。日本沒有理解他們有多麼強的民族自尊心,能夠恰當對應的政治策略一項也不曾有過。

最後是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使日本人意識到必須創建近代國家,促進了明治維新,在這一點上,鴉片戰爭倒是起到了很大作用。

現在日本人似乎并沒有感到曾經給朝鮮人和中國人帶來過痛苦,但人是要背負歷史活下去的。就算是為了進行自然的交往,也有一些事情是事先需要了解的。(采訪者 福田宏樹)

* 韓國不承認所謂的合并條約,而稱之為“強占”。

【簡歷】

生於1930年。歷任《文藝春秋》主編等職。從事歷史研究,撰稿活躍。著述頗豐,有《昭和史》(平凡社)等。

【我選出的10件大事】

①日中戰爭

②日俄戰爭

③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戰敗

④滿洲事變與滿洲國建設

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⑥日清戰爭與割讓台灣

⑦朝鮮戰爭

⑧朝鮮半島分裂

⑨日本的韓國合并

⑩鴉片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