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第2章 日清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和台灣割讓

第2章 日清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和台灣割讓

Posted August. 24, 2007 15:12   

한국어

依然硝煙彌漫的海面

在日清戰爭(中國稱為甲午中日戰爭)中,日本和中國到底進行了怎樣的戰斗?其結果又給中國和台灣帶來了什麼影響?為尋求答案,記者訪問了日軍曾經蜂擁而至的中國和台灣的兩處海濱。

寧靜的海面在夏日陽光下碧波粼粼。

威海市位於黃海之濱山東半島的頂端。承載著大批游客的渡輪往返穿梭在碼頭和海灣內的小島“劉公島”之間。

在被稱為威海衛的十九世紀,這裡曾是駐守清朝東北部海域的北洋艦隊的基地。沿著海岸築起了炮台,劉公島上建起了提督府衙門。盡管至1880年代一直被稱為東洋第一的艦隊,但在日清戰爭中卻被擊敗。日軍闖入這片海域,北洋艦隊投降。

離開渡輪碼頭步行幾分鐘路程,可以看到停泊著一艘老式軍艦。那就是當年北洋艦隊的旗艦“定遠”。定遠按照與實物大致相同的形狀和主尺度比例復原建造,長度有九十余米。2005年4月正式亮相,艦內展覽著歷史資料。

記者見到了擁有這艘艦船的威海北洋水師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的姜培旗總經理。他表示:“沒有對中日關系施加影響的考慮。目的是客觀地反映歷史”。據說建成後兩年時間裡約有六十多萬游人來訪,為發展旅游發揮了作用。

彼此戒備的日本和清朝 爭相增強海軍

日本人對定遠抱有復雜的感情。1886年,發生在定遠與其它艦船一同停靠日本之際,水兵們在長崎騷亂,和警察發生大規模衝突,雙方均出現死者。日本方面在著實領教了大清國艦隊威容的同時,也有人認為水兵們的舉動對日本而言是“國恥”,由此成為日本加強海軍的一大因素。

但是,首先使清政府提高了警戒意識的是日本的所作所為。在十二年前,曾經歷了日本出兵台灣的清政府,為增強海軍戰力投入了巨額銀兩。日本和清朝展開了擴軍競賽。

據陪同參觀定遠艦內的該旅游公司研究人員介紹,在戰爭之際,日本海軍已處於領先位置。“日本軍艦不僅火炮數量多,而且發射速度也占優勢”。另一方面,北洋艦隊的擴充卻在1880年代末期就已停止。

清政府為什麼停止了擴充步伐呢?

在由當地專家們所著《北洋海軍與劉公島》中是這樣講述的。清政府因財政困難,於1891年決定兩年內禁止采購艦船、火炮,北洋艦隊也因此沒有增加任何艦船。并指出,其背景即出於清政府對海軍實力的自我陶醉,也緣於最高統治者西太後為修建離宮等耗費大筆銀兩而招致財政緊張。

若果真如此,清政府的夜郎自大及西太後的專權便成為戰敗的遠因了。

當然還有其他背景存在。比如有指出光緒皇帝和西太後的明爭暗斗、圍繞兩人形成高官們的對立等各種因素,明裡暗裡都和對日戰略交織在一起。在中國,認為政治近代化的滯後是戰敗主要原因的看法比較普遍。

一談到一百多年前擴軍的歷史,就會使人看到圍繞東支那海(東海)問題近年來日本與中國對峙的身影。

基於中國的軍費連續十九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以及踏踏實實地努力提高潛艇艦隊能力等,日本也對東海加強了戒備。同時作為中國方面,也密切戒備日本通過修改憲法從而開闢在海外行使武力的道路,日美聯合導彈防御網是否擴展到台灣等問題。

誠然,弱肉強食的帝國主義時代與當今情況不盡相同。很難想象在不遠的將來日中兩國在這片海域上會再次開戰。但是,屢屢陷於相互不信任,并對對方軍事動向過度緊張也是事實。雙方動輒顯現的民族主義情緒也令人擔憂。

中國研究日清戰爭第一人、在講到清政府敗因時,指出了其中之一的外交失敗。為拜見山東省歷史學會戚其章名譽會長,記者訪問了省會濟南。

據戚先生介紹,當時擔負軍事、外交大任的重臣李鴻章,為避免戰爭曾期待英國及俄羅斯從中斡旋,結果未能如願。關於割讓台灣,也曾考慮向英國出讓台灣的權益以期防止割讓給日本,但一經提出就遭到了英方的拒絕。

戚會長指出:“日本已看清了列強的關系。早已向英國表明,日本比起清政府來更有能力阻止俄羅斯的蠶食”。認為清政府看不透列強的真實意圖,稀裡糊塗地想依賴列強力量的戰略是重大的失誤。

記者又轉向了另一處海濱。

根源上的差異 台灣人的歷史觀

位於台灣東北部的澳底。海水浴場泛起微微的波浪。因受台風影響游泳被禁止,但從設在海濱的游泳池裡傳來陣陣孩子們的嬉戲聲。

1895年5月,日軍就是從這裡的海岸登陸的。台灣是根據日本和清政府的媾和條約割讓給日本的,而殖民地統治并非開始就一帆風順。同由台灣的官僚和名紳們組織的“台灣民主國”軍隊以及地主勢力等的戰斗持續到秋季,其後也時常發生武裝起義。

在海濱建有抗日紀念碑。那裡曾經立有日軍登陸紀念碑,70年代被取而代之。

台灣民眾對於割讓台灣的歷史,看法比較復雜。主要傾向顯示,國民黨政權當政前就生活在這裡的當地人有著較強的台灣人意識,而其後從大陸過來的人則有著較強的中國人意識。兩者之間,在歷史觀和政治立場上均有不同。

民進黨在不斷地強調台灣人意識,而國民黨則中國人意識比較濃厚,并將與大陸的統一也納入其主張之中。

台北郊外的國史館是編輯台灣史的總統府直屬機構。自民進黨執政以來擔任館長的張炎憲稱:“台灣人有被清朝拋棄了的悲情”。并指出,清朝派遣來台灣的巡撫(相當於日本的縣知事),盡管已成為台灣民主國的總統,但日軍一到,就馬上返回大陸了。

但同時又這樣說:“日清戰爭以後,台灣走的是一條與中國不同的道路,它處於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致力於實現包括民主及自由在內的社會現代化這一貫的進程中”。盡管一段時期曾受日本統治,但同大陸不同,獨自發展至今的自負心理,無疑會影響到處理台海問題的姿態。

與此不同,在國民黨中具有這樣的認識:台灣割讓的真相是日本付諸武力“侵略”的結果,是從清政府手中強取豪奪的。

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的前主任委員陳鵬仁氏在台北的事務所這樣談到:“日本出於為南進做跳板的軍事目的以及作為茶葉及樟腦的產地,又為企圖拓為日本的市場這樣的經濟目的,才謀取台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時,60歲以上的人為能夠重返中國而歡呼雀躍”。

對於清政府將台灣割讓給日本表示理解,認為:“清政府已不具有同日本繼續交戰的實力,應該是無奈之舉吧”。

在台灣,眼下正為明年3月舉行總統選舉而熱鬧非凡。7月上旬,圍繞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人活動家,在台北舉辦了題為“歷史與政治的對話”研討會。會上民進黨的候選人謝長廷和國民黨的候選人馬英九展來了激烈的交鋒。當馬英九對抵抗日本的活動家給予評價後,謝長廷當即表示:日本也好,國民黨也好,都是外來政權。雙方馬上在歷史觀上發生碰撞。

中國正在密切注視著台灣社會這樣的動向。如果出現企圖獨立的舉動,中國已做好不惜付諸武力的准備。在台灣的對岸已部署了大量導彈予以牽制,海軍也得到了增強。台灣軍隊也在毫不懈怠地進行著假想與中國開戰的演習。

澳底給我留下了閑適寧靜的印象。但是,在11年前,飛來的導彈就落在距此不遠的海面。那是第一次總統直選之前,中國稱之為“演習”而發射的導彈。

這片海面依然硝煙彌漫,似乎與一百一十年前沒有多大變化。(五十川倫義)

實現了占領台灣後的日本,又圍繞著統治朝鮮與俄羅斯交戰。下次再談這個話題。

▼ 日本人的亞洲觀

日清(甲午中日)戰爭擴散“蔑視心理”

日清(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地改變了日本人對中國及朝鮮的印象。

比如,福澤諭吉創辦的《時事新報》在開戰後不久的1894年7月29日發表了題為《日清的戰爭是文野的戰爭》的社論。

“文野”即指“文明”和“野蠻”,將日清戰爭定義為“推動文明開化進程”的日本和“阻礙進步”的清朝之間的戰爭。11月又針對朝鮮發表了社論,主張為推進“文明流”的改革,不得不采取“強制”手段,應由日本掌握“國務實權”。

甚至著名的反戰主義者內村鑑三在當時也持有同樣看法。同年8月,內村在雜志上用英文面向歐美人發表文章指出:日本是“東洋進步主義之戰士”,中國是“進步之大敵”。

研究日中關系的敬愛大學(千葉縣)家近亮子副教授指出:“日清戰爭的勝利,不僅在日本萌生了亞洲是落後的認識,同時擴散了蔑視心理。”這種意識通過10年後的日俄戰爭得到進一步加強,最後終於導致了侵略中國的行為。

那麼這種意識至今是否還有保留嗎?家近副教授在7月份面向學生做了問卷調查。在回答“你意識到過自己是亞洲人嗎?”的提問時,教室裡占半數來自亞洲地區的留學生中有86%回答“有”;而日本學生回答“有”的只有63%,甚至有的學生回答“要是歐美人就好了”。(吉澤龍彥)

 

▼ 台灣的歷史 

南太平洋系等民族自古居住在這裡。進入17世紀後,荷蘭人占據了台灣島的南部地區,西班牙人占據了台灣島的北部地區。荷蘭人擊退西班牙人統治了台灣島,後來鄭成功為恢復大明,驅逐了荷蘭勢力,台灣的統治權轉入鄭氏一族。

清朝擊敗鄭氏集團,將台灣列入了大清版圖。從此,來自福建等地的大陸移民急劇增多。日清戰爭時,日本占領了台灣西面的澎湖列島。1895年日本和清政府簽訂《下關條約》(《馬關條約》),向日本割讓了台灣•澎湖列島。台灣從此進入長達半世紀的殖民地歷史。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撤出台灣,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開始統治台灣。由於從大陸大量涌入的“外省人”和當地居民的“本省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進而從1947年2月28日開始,發生了政府和當地民眾之間的衝突(二・二八事件),造成大量傷亡,兩者由此產生決定性的裂痕。1949 年,中國內戰的結果,中國共產黨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遷都台北,百萬~數百萬人逃往台灣。國民黨政權繼續統治台灣,80年代開始逐步民主化,經過96年引進總統全民直選制度,2000年民進黨取得政權。

▼ 西太後

(1835~1908年)清朝第9代皇帝鹹豐帝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在小皇帝御座後面實行垂簾聽政。同治帝死後,立其妹之子即光緒皇帝繼位。實際掌握政權約半個世紀。在執政期間因投入大量財力興建避暑離宮“頤和園”和大辦六旬萬壽慶典而使國家財政吃緊,導致甲午戰爭失敗,受到批判。1898年囚禁試圖實施“戊戌變法”政治改革的光緒皇帝,其影響力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前夕。

記憶的形成

獨立成篇的“脫亞論”

誕生於明治年間的“脫亞論”,到今年春天已122歲了,仍然生命力旺盛。在互聯網上檢索一下,赫然達數萬條之多。本篇擬就人們似懂而實際上并不真正了解的“脫亞論”予以剖析。

向中國、朝鮮發表“絕交宣言”

“脫亞論”是發表在明治18(1885)年3月16日的日刊新聞《時事新報》頭版上社論的題目。并非是這一天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只不過是當時許多日刊新聞都采用在頭版發表社論的形式。

盡管沒有署名,但執筆者是福澤諭吉。職級相當於現在報社的主筆兼社論總編吧。全篇2千余字,這在包括附錄共達22卷的《福澤諭吉全集》中,也只不過是占了三頁篇幅的短文。

文章的要點如下:

▽西洋文明如同“麻疹”流行,無有效預防手段。日本接受了文明開化,在亞洲內另闢新徑。這個宗旨就是“脫亞”。

▽對日本而言,不幸的事情在於,鄰近的中國、朝鮮等國家拒絕近代化,在西洋文明迫近之時仍墨守成規,毫無維護國家獨立的良策。

▽兩國如能像明治維新那樣實施政治體制的變革當然最好,否則,若干年內難免“亡國”,任西洋諸國宰割。

▽今日之中國、朝鮮對日本不會有任何幫助。相反從西洋人的角度看,會因為三國地理位置相近,也將日本視同於中國、朝鮮看待。那可是“日本國的一大不幸”。

▽當今已沒有坐等中國及朝鮮接受西洋文明、進而共同振興亞洲的考慮余地。莫不如與他們分道揚鑣,同西洋列強保持步調一致。更無必要考慮中國、朝鮮是鄰近國家就給予特別關照。

社論是這樣結尾的:“與惡友親近者難免身背惡名。我們必須下決心與亞洲東方的惡友決裂”。即,如果和壞朋友交往過密就會留下壞名聲,現在已經到了該說再見的時候了。實質上是“絕交宣言”。

當時反映平靜

那麼,這篇社論是怎樣出籠的呢?

在其發表前一年的12月,意欲實現朝鮮近代化的金玉均等親日派在漢城(現首爾)發動了軍事政變。在日軍的支援下曾一度占領了王宮并肅清了反對派。但在三天後即受到清軍的鎮壓,政變失敗。日本的公使館也被燒毀,日本人也有傷亡。

在日本新聞界爭相報道這一驚人事件的過程中,時事新報的版面格外熱氣騰騰。福澤與金玉均等人結為至交,為支援他們的活動還向朝鮮派出了慶應義塾的門生。因此,“脫亞論”是在對親日派的政變失敗感到失望的背景下寫成的。

可是,社論發表當時并沒有形成多大的影響。

據詳知時事新報歷史的武藏野學院大學講師都倉武之介紹,該報當時創刊三年發行量便增至七千多份。作為以知識階層為讀者對象的報紙已占據鰲頭。在有關朝鮮的報道中盡管進一步提高了可信度,但沒有跡象表明“脫亞論”受到特別的注意。後來福澤本人也從未再提及“脫亞論”,甚至連脫亞一詞都不再使用。都倉認為:“在時事新報社內也沒有被引用過,其存在已完全被遺忘了”。

侵略的理論於戰後復活

似乎完全被忘卻的“脫亞論”,再次被提起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了。

據一直密切關注這一過程的靜岡縣立大學助教平山洋介紹,最初被引用是在1951年,是在歷史學家遠山茂樹所著《日清戰爭與福澤諭吉》這篇論文中。

在重新認識福澤諭吉的外交論這一過程中,針對中國、朝鮮顯示出強硬姿態的“脫亞論”成為研究的對象,其知名度也隨之上昇,并在1983年收入了山川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日本史教科書中。

在中國及韓國,“脫亞論”也逐漸開始受到矚目。據首爾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姜相圭研究員介紹,在韓國的研究論文中出現引用“脫亞論”的事例是在1970年代以後。而1980年代的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一發生,“脫亞論”作為日本侵略的論理再次成為議論的焦點。目前在高中的世界史教科書中已被引用。在中國的江蘇省等地,也被用作2003年高考的試卷問題。

在日語的網絡空間,也大量地充滿了“脫亞論”這一詞匯。圍繞參拜靖國神社而與近鄰引起的外交摩擦,或者圍繞建立東亞共同體的論爭中,在表示應向中國及朝鮮顯示強硬姿態的意見時被引用的事例引人注目。

都倉認為:“脫亞一詞脫離了福澤獨立成章。在處理與亞洲各國關系時,為使自身的主張更具權威性、更有力度,往往被偽善地詮釋”。(吉澤龍彥)

▼ 紙幣

提起福澤諭吉,人們就會聯想到一萬日元紙幣的肖像。他在1984年繼承了聖德太子的寶座。據說選定的理由是“具有與紙幣相稱的品位,為國民各階層所熟知,在國際上也有較高知名度”(財務省通貨企劃調整室)。如果相信這種解釋,似乎可以說紙幣上的肖像是“國家的臉面”,在某種程度上擔負著國家形象之重任。

在中國是怎樣的情形呢?借1999年的“建國50周年”之機,以全新改版的設計,將一元到一百元面值的紙幣全部統一為“建國初期的毛澤東”的肖像。在那之前,也曾經使用了周恩來及少數民族的肖像。對於為何統一,沒有正式的解釋。

韓國在一萬韓元紙幣上使用了朝鮮文字的創始人世宗大王,在五千韓元和一千韓元上分別使用了儒學家李栗谷、李退溪。2009年還將計劃發行十萬和五萬面值的韓元紙幣,決定使用誰的肖像引起廣泛關注。政府和韓國央行將采取通過輿論調查等方式進行選定的方針。

日本除聖德太子外,還曾經使用了伊藤博文及岩倉具視等明治維新時期的政治家,而1984年以後則基本上被文化人取而代之。財務省對此解釋說:“這是因為許多國家都開始使用文化人了”。

台灣的一百元紙幣使用被稱為“國父”的孫文,二百元是國民黨領導人蔣介石。更大額面值的紙幣使用的是少年棒球隊及觀看地球儀的孩子等圖案。據說這是緣於“為削弱繼續維持孫文和蔣介石地位的政治信號”。(台灣中央銀行)

▼ 福澤諭吉(1835~1901年)

代表近代日本的啟蒙思想家。出生於中津藩的下級武士家庭,早年入緒方洪庵的“適塾”學習“蘭學”。後赴江戶學習英語,1860年乘鹹臨輪渡美國考察。曾隨幕府的遣歐、遣美使節團赴歐美考察。1860年將原奉藩命開辦的塾館易名為慶應義塾,即現在慶應義塾大學的前身。

未曾擔任政府要職,一直活躍於輿論•教育界。出版了《西洋情況》等多部著述。以“天不生人上之人”為開篇的《勸學篇》成為明治時代初期的最大暢銷書。1882年創立了日報《時事新報》。該報在福澤逝後存續至1936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還曾短時期復刊。

● 連載▪ 訪談20位有識之士 東亞近現代史上的10件大事是什麼?

▪步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

適應日中對等地位的時期

 “10件大事”列舉了整個東亞地區各轉折時期發生的重大事件。為了著重體現事件之間的相互關聯性,擬按事件發生時間順序進行排列。

如果按照重要程度順序排列,第一個應該選“開國”。因為在此之前,東亞有華夷秩序,還沒有西方諸國的影響,但是開國使東亞一下子和世界聯系起來了。

與日本不同,中國不怎麼用“開國”這個詞。因為發生了鴉片戰爭,所以通常用西方列強“用武力打開了中國國門”的概念來表述這段歷史。東亞地區無一例外,遭受到了西方列強的強烈衝擊。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是影響整個東亞的歷史事件。

以後,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和日俄戰爭首先進入了強國的行列,改變了東亞的體制,是一次重大的變革,也是第一次黃種人打敗白種人的戰爭。另一方面,在中國看來日本已經不是亞洲國家,而是成為西方列強中的一員了。日本把朝鮮半島變為它的殖民地,是日本加速西方列強化進程的行為結果。

 對辛亥革命的重要性,日本和韓國學者對此給予了超出中國的關注。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國持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的國家。這是具有象征意義的歷史事件。但是,由於中國在辛亥革命以後陷入了長期混亂。因此,過於偏重對革命失敗的評價,而沒有充分認識其革命的重要性。

滿洲事變(日本稱九•一八事變)以後,持續了14年的中日戰爭(1937年爆發全面戰爭)是亞洲兩個大國之間的戰爭,對兩國都是重要的轉折點。

日本加入西方列強行列以後,對亞洲發動了戰爭。一方面,中國的國力已經很弱,在與西方列強之間的戰爭中頻頻告敗。然而,中日戰爭期間各種勢力得到了重新組合,國共合作使戰爭轉為勝利。在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復興的一個轉折點。

日本進而發動了與美國的太平洋戰爭。從此,戰爭蔓延到了世界範圍,侵略戰爭轉化成為法西斯戰爭。

接下來的日本戰敗也是戰爭中的一個部分,之所以特別提出來是因為戰敗帶來了很多的變化。以戰敗為契機,日本開始走向民主主義的發展進程。戰敗後,遺留下來的問題至今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包括和亞洲諸國之間的關系,還存在著沒有處理完的問題。

亞洲進入冷戰時期的象征是朝鮮戰爭,與其注意具體事件相比,我們更加看重長期持續的冷戰狀態。日本加入了美國的陣營,一直和中國對立。中國的很多政策也是從冷戰對立這個局面來考慮的。這種狀況發生實質性的轉機是1989年冷戰結束。

這期間,中國經歷了文化大革命,日韓建立了邦交。其中,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一件大事,由此亞洲的冷戰格局開始走向緩和。而另一方面,中蘇對立和美蘇對立日益激化。這些事件都在冷戰的大背景下發生的。

冷戰結束後,中國經濟在逐年上昇,日本又發生長期經濟停滯。1990年代以後,中國國力增強,與日本進入對等地位的趨勢受到關注。然而,兩國國民還沒有適應這個變化。可以說,適應這種格局變化的時機現在開始。(采訪者 吉澤龍彥)

 

1948年生。中日歷史共同研究的中方負責人。參與編輯民間歷史通用輔助教材。著書有《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的化學戰》等。

我選出的10件大事

(1)亞洲地區的“開國”

(2)日本明治維新與日俄戰爭

(3)中國的辛亥革命

(4)中日戰爭

(5)太平洋戰爭

(6)日本戰敗與冷戰開始

(7)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8)中日邦交正常化

(9)冷戰結束

(10)東亞諸國的經濟發展與政治格局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