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革命 始於東京
【導文】
距今約100年前,中國的辛亥革命加大了歷史齒輪的旋轉力度,它推翻了延續達二千余年的王朝政權,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由此誕生。許多辛亥革命的領導人在日本學習或接受過援助,實際上這是一場與日本關系極深的革命。另一方面,在日本陸軍內部,趁革命動亂之機而將中國東北部(舊滿洲)納入視野的動向也早已萌芽——。
【正文】
北京從夜半開始下起了雨。
日本第一位戰後出生的首相突然表明辭職的那天夜裡,我正下榻於天安門附近的酒店。一個人呆坐在房間,一直在收看中國中央電視台關於日本繼任首相人選的長篇報道節目。
“那麼,今後中國和日本的關系將會怎樣變化呢?”
在節目的最後,主持人向特邀嘉賓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一位學者如此回答道:
“因為經濟的相互依存度已經很深,基本關系應該不會發生變化。但是,現在日本人存在一個心理問題,即如何應對崛起的中國。”
心理問題。
這就牽涉到如何看待中國這一國家,以及應該建立怎樣的關系這一問題了。
大約100年前,辛亥革命時期的日本,盡管前後脈絡不同,但也曾經面對過同樣的問題。當時的日本人尋求出怎樣的答案了呢?我決定去追溯曾經與辛亥革命關系密切的兩位日本人的足跡。
亞洲若想對抗歐美列強的侵略,中國必須發展成為強大的國家。
宮崎滔天一生始終堅信這一點,并為此而支持革命家孫中山。在滔天的眼裡,根本沒有“在中國大陸的特權”或者“日本的擴張”這樣的語言。曾經支持過孫中山的日本人中,執著於在中國的特權而後被稱為右翼的國家主義者不在少數。但是,滔天不同。從這一意義上他是位罕見的人物。
中國人又是怎樣感受滔天的存在感的呢?只要去參觀一下位於南京的“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就會有所了解。那是辛亥革命後曾作為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府使用過的建築物,原樣保留著孫中山的辦公室、起居室等,即使稱其為孫中山紀念館也不為過。每年有超過200萬人的游客乘坐著大巴前來。
在博物館的裡院,有四尊小銅像分別矗立在高約一米的基座上。其中之一是跟隨著孫中山正在行走的宮崎滔天塑像。隔著孫中山,對面是美國人、後來成為孫中山軍事顧問的荷馬李。銅像上以中文題刻有“赤誠友誼”字樣,即“真摯的友情”之意。
陪同我參觀的劉曉寧副館長介紹說:“對孫中山(孫中山在中國的稱呼)而言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通過四尊銅像都反映出來了。這一銅像展現了畢生支持孫中山革命的朋友們。有很多日本朋友,但在革命初期給予最大支持的就是宮崎滔天先生。”
確實,如果沒有宮崎滔天,孫中山的革命運動無疑將經歷更艱難的路程。距今110年前,遭到清政府通緝的孫中山潛入日本。滔天設法找到了孫中山,他確信只有這個人能夠改變中國。而且將孫中山介紹給犬養毅等實力派政治家,使得孫中山能夠以日本為據點展開活動。
滔天進而積極推動1905年在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這也成為革命運動的轉機。
同盟會是統合了在東京的中國革命黨派各團體的組織。北京大學的王曉秋教授認為,可以說辛亥革命就是從同盟會誕生那一刻開始的。“由於同盟會的成立,開始擁有了強有力的領導人、綱領和組織系統。正因為如此,才使得辛亥革命成為有核心的革命。”
為阻止歐美侵略
不惜傾家蕩產
滔天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呢?
他度過晚年的舊宅現仍留存於東京的西池袋。院裡聳立著幾棵滔天親手種下的松樹,俯視著周圍的房屋。
“他可是一個義氣之人!雖然不能說他不顧家,但就是有了點進項也全部用到革命上了,所以自己窮得叮當響。”
滔天的孫女宮崎蕗苳女士(82歲)還向我介紹了從滔天的妻子槌子和兒子龍介(蕗苳女士的父親)那裡聽來的小插曲。
——在舊制第一高中上學的龍介,一直沒有得到當時成為舊制高中學生象征的披風,但突然有一天竟然得到了一件嶄新的披風。正納悶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為了偷偷運送炸彈用的。
——孫中山住在滔天家裡的時候,有一天來了一撥追捕革命黨的中國人。槌子察覺後立即讓高中生龍介陪著孫中山從後門逃走了。暫避在附近神社裡的時候,夜空中出現了哈雷彗星。孫中山對龍介這樣說道:“這可是革命要成功的好兆頭啊!”
盡管如此,我還是有疑問。
滔天為什麼會一心一意堅持不懈地支持中國革命呢?長期以來一直研究辛亥革命的山梨縣立大學國際政策學部主任久保田文次這樣解釋:
“滔天是自由民權的信奉者,以社會的平等為理想。為了在日本國內推行社會改革,也需要使中國實現革命和現代化,進而阻止歐美的侵略。他同時還期待著以中國的革命來促進日本維護獨立及日本和世界的變革。”
參加革命軍的大尉
奉“大人物”之密令
再把話題轉向另外一個日本人。
那就是出身於新瀉縣野田村(現柏崎市的一部分),辛亥革命爆發後不久參加了革命軍,後來戰死的金子新太郎=見圖片。
金子曾受聘於清政府擔任過軍事學校的教官,是個中國通,任過步兵大尉,日俄戰爭後編入預備役,擔任野田村的村長。在其任期結束不久,武昌(現武漢市武昌地區)爆發了起義。幾天後金子未向家人打任何招呼就從村子裡消失了。
在當地研究柏崎市鄉土歷史的杵淵武二先生在33年前就詳細調查了關於金子新太郎遺留的書信及當時地方報紙的報道等資料,并整理成論文。在從中國寄給妻子的信中,金子使用了四個化名寫道:“如果成功或許還有重逢的機會,若并非如此時,就把我想成是無名英雄或者可能沒有生命了吧。”
杵淵先生推測,得到起義消息的金子希望去中國,很有可能是帶著陸軍的密令參加了革命軍。
我按照杵淵的指點,前往金子新太郎親戚所在的新瀉縣長岡市。
其孫子的大宮和正先生一邊翻著金子留下的舊相冊一邊這樣說道:
“聽說是參加了孫中山的革命。但據說不是軍方的正式命令,而是受大人物之命才去的。”
那個“大人物”究竟是誰,是出於何種目的派遣的?在最關鍵的問題上迷霧重重,金子的名字就這樣沉寂在歷史的暗流中。
創建獨立國家之訓示
“私人派兵”
我讀到解開這一謎底的記述完全出於一個偶然的機會。那是在翻閱今年4月出版發行的宇都宮太郎日記的時候。宇都宮在辛亥革命發生時是陸軍少將。時任參謀本部負責情報收集的第二部部長。
“十一月四日 星期六 約小山秋作至本部,詢有關熱心赴清國之後備步兵大尉金子新太郎情況,決意遣其赴清國投叛軍(作為余個人之事業),托付小山安排其本人明早來舍”
“十一月五日 星期日 清早,金子新太郎來舍,告其余之私見大概,囑其力阻南北媾和,有必要於南方建立一國或數國,依例支付二千圓助其渡清。其人啟程,考慮眼下暫投武昌之革命軍。”
也就是說,宇都宮在確認金子新太郎這一人物以後,決心作為自己個人的“事業”讓他參加革命軍,并指示金子要設法阻撓清政府方面與革命軍方面講和,在屬於革命軍勢力範圍的中國南部創建獨立國家,并向他發放了派遣費用。是政府和陸軍首腦機關毫不知情的、由宇都宮個人謀劃的“私人派兵”。
傳達給金子的“余之私見”到底是什麼呢?
在武昌發生革命5天之後的夜裡,已經入睡的宇都宮在凌晨時分醒來,一氣呵成寫成了平日就在反復思考的對中國政策。這也是為了以自己的方針統一參謀本部內部的想法。
其政策的要點如下:①因為不可能一舉拿下整個中國,最好是將其分割成若干個獨立國家,以“保存”領土;②此次內亂導致其分裂為滿族、漢族兩個國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③表面上支援清朝,暗地裡幫助革命軍,看准時機,借調停之手使之分為兩個國家;④在此基礎上,締結保護國、同盟國等特殊關系。
其背景,也就是欲將在日俄戰爭中獲取的大連、旅順的租界及南滿鐵路的權益時期的延長等所謂“滿蒙問題”。
金子作為“第一步兵顧問官”指揮了革命軍的部隊,但武漢之役由於清朝政府軍的反撲演變成最為慘烈的攻防戰。革命軍敗退并犧牲了萬余人,其中之一就是時年47歲的金子。宇都宮於1913年2月拜訪金子戰死的漢陽(現武漢市漢陽地區),選定了為金子修墓的墓址,并供上了白蘭地。我在漢陽四處奔波尋覓,還是沒能找到其墓址。
宇都宮的對華政策最終還是未能反映到政府的思路中。主要緣於當時的政府堅持以對英美協調外交為基軸,沒有采取冒險的政策。對此宇都宮盡管心懷不滿,還是服從了政府的決定。
但是,從革命的動蕩時期開始,陸軍向大陸派遣了許多專為收集情報的武官,意欲構建獨自的中國大陸政策。并且,將滿洲建成獨立國家,一舉解決“滿蒙問題”的構想,也像碳盆裡埋下的余火被一直延續下來。(佐藤和雄)
◇
針對日本帝國的統治,1919年東亞爆發了要求恢復主權的大規模民眾運動。明天將論及這一專題。
【關鍵詞】
辛亥革命
1900年的義和團事件以後,漢族的知識階層愈發強烈地認識到,只有以武力革命推翻滿族建立的清朝,才是救國之路。這些革命團體於1905年8月在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開始在中國各地相繼嘗試展開軍事行動。1911年10月10日,在中國同盟會的影響下,部分武昌軍隊舉行起義。這一行動迅即擴大到長江以南各地,革命派在南京建立了臨時政府。1912年1月1日,孫中山當選臨時大總統,組成了革命政府,定國號為中華民國。對此,清朝方面起用了已引退的袁世凱,企圖鎮壓革命軍。但是,袁世凱成功地策劃了由英國出面進行的調停并實現和平,於2月12日迫使清朝的宣統皇帝退位。3月10日,袁世凱取代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因為1911年為舊歷“辛亥之年”,故如此稱謂。
宮崎滔天(1871~1922)
熊本縣出身。受自由民權思想的強烈影響,與胞兄彌藏一起為支援中國革命而奔波。1902年在報紙上連載的“三十三年之夢”中介紹了孫中山,從此與在日本及中國的革命派聯系在一起。盡管是一生未就官職的“浪人”(沒落武士),卻在報紙及雜志上發表了大量文章。晚年曾做過浪曲師(說書藝人),但據其孫女蕗苳女士介紹說“好像說浪曲的水平并不怎麼高”。青年毛澤東曾邀請滔天去演講,那封信函現存於宮崎家。其母曾教導他“在榻榻米上壽終正寢對男人而言是最大的恥辱”,因而度過了波瀾起伏的一生。
孫中山(1866~1925)
中國的革命家、政治家。創立了中國國民黨。倡導“民族”、“民權”、“民生”之“三民主義”,作為革命的指導思想。即使是現在,在中國對其的評價仍極高,在2006年孫中山誕辰140周年紀念大會上,國家主席胡錦濤稱頌其為“傑出的愛國主義者、民族英雄、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
13歲時赴夏威夷,投奔在海外謀生已成功的兄長,18歲時回國。讀完醫科後,1894年在夏威夷組織了革命秘密結社興中會,翌年策劃了首次武裝起義,失敗。之後流亡日本。據中央大學的李廷江教授介紹,孫中山共造訪日本14次,前後共計在日本居住了近十年光景。
宇都宮太郎(1861~1922)
佐賀藩出身。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的陸軍精英,主要在參謀本部擔任情報部門工作。亦是陸軍中反長州派閥的中心人物之一。在辛亥革命時期,說服岩崎久彌(三菱財閥當家人)答應提供活動經費10萬日元(相當於現在數億日元),充作在中國的情報收集、活動費用。與後來成為首相的犬養毅也關系密切,曾向前往中國的犬養提供1萬日元。1919年朝鮮三一獨立運動之際,任朝鮮軍司令官。
宇都宮的長子是致力於裁軍問題以及與中國、朝鮮半島友好活動的已故參議院議員宇都宮德馬。
【圖片說明】
孫中山與宮崎滔天并肩而行的銅像。題有“赤誠友誼”。=位於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的裡院,佐藤 攝
宮崎滔天(上)與孫中山(下)。歡迎因辛亥革命而返回中國的孫中山時的照片局部=於辛亥革命博物館
教科書比較
【序文】
東亞各國的中學教科書是如何定位辛亥革命的呢?對三一獨立運動和五四運動又是如何教授的呢?
【正文】
日本 通過人物專欄深入挖掘
在日本的教科書中,辛亥革命被定位為日俄戰爭後發生在中國及朝鮮的重大變化之一。東京書籍出版社的《新社會 歷史》用了1頁篇幅講述辛亥革命。
“在中國,反抗帝國主義列強壓迫的聲勢漸強,掀起了推翻清朝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建設近代國家的運動。這一運動的核心人物就是倡導三民主義的孫文。”
此後又做了如下概述:盡管建立了“亞洲的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但是後來經歷了袁世凱的獨裁政治,從而形成了軍閥割據的局面。
三一獨立運動和五四運動與印度的民族運動一同被歸入“亞洲的民族運動”這一主題,用了2頁篇幅加以概括說明。學習指導綱要中要求學生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民族運動的高漲”,正是與之相應的內容。關於日本強迫中國接受的二十一條要求,則在其他章節中列出了其要點。
關於中國和朝鮮的歷史事件,該教科書在與日本有關的人物介紹專欄方面頗下功夫。在辛亥革命一節中,人物專欄的題目是“孫文與日本”,講述了孫文一度與日本淵源很深,但後來逐漸轉向批判日本對中國的政策。
在三一獨立運動一節中介紹了高度評價朝鮮白瓷之美的日本民藝運動家柳宗悅,引用了下面的話:
“設想一下,如果我們日本人現在處在朝鮮人的立場上會怎樣吧。……我們不管青紅皂白就輕蔑地將其稱為暴動。……與奮起反抗的他們相比,進行壓迫的我們更愚蠢。”
柳宗悅出現在東京書籍出版社的教科書裡是10年前的事。社會編輯部部長渡邊能理夫說:“這是我們為使學生多方面地學習歷史而做的一個安排。”(吉澤龍彥)
中國 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
在中國有半數以上學校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國歷史》中,辛亥革命被編排在題為“近代化的探索”單元裡,占4頁篇幅。有關孫文的記述很多,這反映了現在的中國政府對孫文評價很高。對於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一事也給予了充分肯定:
“孫中山提出團結革命力量,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中略)這年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中略)同盟會的成立,大大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在近似學習指導綱要《歷史課程標准》中,學生們被要求“了解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知道武昌起義,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在題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的單元中,講述五四運動的篇幅有1頁又2/3頁,使用了“五四愛國運動”這樣的表現形式。在講到中國的要求在巴黎和會遭拒從而引發了五四運動這一事情經過時,書中這樣寫道:
“消息傳到國內,積壓在中國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樣爆發了!”
《歷史課程標准》中對五四運動的定位是:“它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是革命運動的轉折點。教科書中也寫道,五四運動是“第一次徹底反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緊接下來的一節講述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而關於朝鮮的三一獨立運動,則無論是中國史還是世界史,均無任何涉及。(佐藤和雄)
韓國 與世界的民族運動作比較
關於辛亥革命,在主講世界史部分的《社會2》(地丁都出版社)中做了如下說明:
“革命勢力宣言打倒清王朝,發動了武裝起義。起義席卷全國,招致清帝退位,孫文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誕生了。”
曾參加教科書編寫的泰陵高中的金陸勛老師在談到辛亥革命對朝鮮的影響時說:“在亞洲最大的國家發生了推翻君主制、建立國民國家的運動。在曾為殖民地的我國,也有很多人認為獨立後應該走向共和。”
《社會2》中記述印度、越南和埃及等國反抗大國殖民統治的民族運動達10頁之多。在論述三一獨立運動時則與中國的五四運動一起來講,說“第1次世界大戰後倡導的民族自決主義成為其契機”。金老師說:“不能局限於本國的民族運動,要注重培養與世界各地的運動進行比較的眼光。”
而在本國史部分,僅講述三一運動及其影響的篇幅就占了9頁。
三一運動“把大韓民族長期以來堅持不懈的獨立運動統一在了一起,是全民族共同開展的最大規模的獨立運動。”
運動推動了在國內外建立臨時政府的動向。“三一運動確認了我們民族要實現完全自主獨立的目標,并以此為契機,我們民族的獨立運動以各種形式在國內外進一步展開,最後成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現行韓國憲法的前言寫道,韓國國民“要繼承通過三一運動建立起來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法統。”國史編纂委員會的許英蘭博士說:“因為韓國法律的正統性源於三一運動,所以教科書也詳細地做了介紹。”教科書中還強調,三一運動對中國及印度的民族運動產生了影響。(櫻井泉)
台灣 取消對孫文“國父”的敬稱
中國史部分對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建國的記述相當詳細。《國民中學•社會》(南一書局)中關於武昌起義占了1頁篇幅,到袁世凱帝政運動為止的民國初期歷史所占篇幅則為2頁。在題為“民國初期的騷亂”單元中是這樣描寫這個時代的:
“辛亥革命後,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雖以建立,但國運并未從此順遂,先後有袁世凱破壞共和體制、軍閥亂政,甚且形成南北分裂的政局,而外患更從未稍減,憂攘動蕩,幾無寧日。”
一方面,根據1983年《歷史課程標准》編寫的教科書中,用了多頁篇幅講述“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故事。孫中山被稱為“國民革命運動的偉大倡導者”,與後來的國民黨領袖蔣介石一同被尊稱為“先生”。
而現行的教科書則僅將孫文定位為革命領袖之一。雖然圖片的說明文字裡有的教科書保留了“國父”、“孫中山先生”這樣的稱呼,但按照2003年的《中小學9年一貫課程綱要》的規定,正文中“國父”等尊稱被去掉了。這反映了現在民進黨政權在歷史教育方面主張台灣化、去中國化的傾向。
擔任南一書局教科書編撰指導委員的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周惠民說:“‘國父’是國民黨創造的概念。他被塑造成偉大的人物,但通過後來的研究發現,他其實并非如此偉大。如果沒有孫文,也許中國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教科書用了2頁篇幅高度評價了五四運動。
“五四愛國運動,顯示了中國社會各階層普遍的覺醒,加深國人尋求國家自立圖強的意識。”
而對三一運動,雖然在世界史的“亞洲的民族復興運動”部分寫道“1919年,在首爾爆發了大規模的抗日運動”,但沒有使用“三一運動”這樣的說法。
(田村宏嗣)
訪談20位有識之士
加藤陽子 東京大學副教授
雙重外交的開始 出兵西伯利亞
作家城山三郎曾經說過:“(日本)的戰爭收獲只有一部憲法。”可以說,其他國家通過諸如革命獲得的東西,日本卻是通過使近鄰諸國卷入戰禍的戰爭獲得的。
正因為如此,我想著重從“日本人的戰爭”的特征究竟是什麼這一視角進行探討。
俄羅斯革命和西伯利亞出兵影響很大,這出乎人們的意料。日俄戰爭後,從中國東北地區到蒙古,日俄兩國的勢力格局已經形成。由於俄羅斯革命破壞了秩序,於是日本在英法的意圖下,遂向西伯利亞出兵。
當時共同出兵的美國曾將日軍的出兵地域限制在沿岸地區,但參謀本部與中國訂立了協定,把日軍歸於中國軍隊司令官的指揮之下,由此事實上日軍在整個滿洲地區可以自由地行動。此時,原敬組成了第一個政黨內閣,對內閣有關兵力及地域的限制,日本軍部巧妙地鑽了空子。日本的雙重外交即始於此。
設立陸軍特務機關也是在這個時候。他們擔負各種間諜任務,醞釀陰謀活動,不經任何正式手續蓄意策劃戰爭,在當地建立傀儡政權,實行事實上的統治。這種日軍獨創的手法也起源於此。
我想舉出的第二件大事是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敗北”。作為日本社會的基本秩序原則的國體被改變了。
對於亞洲諸國來講,雖說日本戰敗意味著“光復”,但同時也帶來了混亂。因為戰敗來得太快,所以在建立統一國家的問題上,朝鮮各種獨立運動力量無暇互相達成一致,以致對後來的分裂局面造成了決定性的影響。在中國也由於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准備不足,經過內戰之後,共產黨奪取了政權。
1899年和1900年美國提出門戶開放宣言雖說是“遲到的帝國”的權宜之計,卻給了被壓迫民族以力量,形成了此後的大勢。加入被壓迫一方的陣營去追求自己的利益,這是美國至今仍采用的手法。
三一獨立運動對於日本來講曾是政黨出手取代軍部的絕好機會,結果卻坐失良機。在改變對朝鮮的武力統治之機,由於各政黨相互爭奪朝鮮總督之位,被外界批判為政黨利益與策略之爭。雖然軍部丟了面子,但因為政黨未能得到國民信賴,結果軍部又東山再起。
滿洲事變前,日本在滿洲南部所擁有的權益大部分是國家通過戰爭獲得的條約上的權利。日本的平民自己并沒有能力去中國大陸,而是在國家和軍隊的保護之下成行的。這助長了日本人的排外主義。再加上日中之間關於條約的主張雖有不同,矛盾卻隱藏在國民之間,這更使事態擴大,從滿洲事變發展成了日中戰爭。
現在已經明白,日中聯合聲明是因為美國說服了中國才得以實現的。據說當時美國確實擔心日本的核軍備,所以想與中國合作壓制日本。
日本人以越南“受害者”的目光注視著越南戰爭,同時向美國提供基地。這個時候,日本難道不應該從“侵略者”的立場對日中戰爭及太平洋戰爭重新進行反思嗎?
我想把從辛亥革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止作為長期的中國革命時期來把握,其中包括國共合作及抗日戰爭勝利的劃時代階段。
最後列舉的是日清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和日俄戰爭。隨著日本的最後加入,帝國主義戰爭的機器運轉加速,成為清朝和俄羅斯王朝滅亡的動因。(采訪者:吉澤龍彥)
【簡歷】
生於1960年。主要從事20世紀30年代日本軍事•外交史的研究。著有《戰爭的論理》、《戰爭的日本近現代史》等。
【我選出的10件大事】
(1)俄羅斯革命與西伯利亞出兵
(2)太平洋戰爭的“敗北”
(3)美國的門戶開放宣言
(4)三一獨立運動與政黨政治的腐敗
(5)從滿洲事變到日中戰爭
(6)日中共同聲明
(7)越南戰爭
(8)漫長的中國革命
(9)日清戰爭
(10)日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