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很多公司在上市以後,並沒有感覺到通過上市籌集資金的必要性,反而因為上市以後的各種規定和干涉而感到不安。
○股價上漲,融資金額反而減少
15日,根據韓國證券先物交易所,2002年末,原本627.55的KOSPI指數在今年10月末上漲到2,064.85,是20002年的3.3倍。
但是KOSPI市場的上市公司卻只從683家增加了8.6%(59家),現在為742家。尤其,每年上市融資金額相比2002年的5兆9698億韓元,到去年為止減少了55.3%(3兆3017億韓元),為2兆6681億韓元。
相反,亞洲地區交易所的上市融資從2002年的250億美元(約22兆5000億韓元)增加了2.6倍,變為910億美元。
嚮往成為金融樞紐的倫敦,紐約,新加坡的證券交易則為吸引更多上市公司而競爭。
2004年僅為19億美元的倫敦交易所的外國企業新上市公司的規模,到去年為止上漲到了220億美元,足足翻了10倍。
一位經濟專家分析說:“ 最近幾年股價的全面上漲,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優秀企業逃避上市,從證券市場供需來看,是‘供過於求’導致的。”
○苛刻的上市條件,外部干涉以及規定
公司不願上市,通常解釋為公司認為上市的步驟過於複雜,並且沒有認識到要籌集資金的必要性。對於上市公司有形無形的各種干涉和規制,以及上市造成的經營權萎縮,成為公司逃避上市的主要原因。
最近韓國證券研究院對未上市的1433個法人公司為物件,對未上市的原因做了問卷調查。結果,289家做出回答的公司中有22.6%回答是因為“沒有必要籌集資金”,另外7.0%回答說“因為上市步驟太過繁瑣”。
在韓國,如果公司要上市,需要通過15項條款,上市審視的過程也需要3個月,相比美國和香港只需要3周時間顯得特別長。
韓國證券研究院研究委員姜亨哲說:“大股東們考慮費用和效率,會覺得根本沒有必要通過繁瑣的步驟上市。一旦上市不僅外部干涉增加,他們更擔心會對經營權造成威脅。”
前幾年在前KSDAQ市場上市的C公司的某人員說:“即使是事業計畫出現一點遲延,覺得會失敗的外部股東就會想,是不是應該把股票賣掉或者提出抗議說應該放棄上市。”
實事上,有相當一部分的非上市公司大股東都認為:“上市只會增添煩惱。”
但是收入基盤穩固,將來有發展潛力的大公司如果長期採取逃避上市的策略,會變成韓國證券市場和經濟發展的絆腳石。
姜亨哲研究委員強調:“上市活躍是資本市場發展的第一步,為了吸引上市,政府和社會應該減少對公司的不必要干涉。”
朱性元 金善宇 swon@donga.com sublim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