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韓國的國家競爭力比不上經濟發展中國家,中國和印度的原因在於,政府的低效率性和過渡的限制。盧武炫政府提出的“效率高的大政府”政策5年內培養了人才,增加了預算。結果公共部門蔓延了低效率和道德危機。看著法國總統對公共部門進行大量的改革、縮小,我國只能以羡慕的眼光注視著他們嗎?
下期政府背負了公共改革的課題。因為現政府造成的公務員增加、機構擴張、公共企業擴張、委員會增設、行政限制造成公共部門臃腫,這得由下任政府來治癒。不過現在離大選只剩下一個月時間,也沒有候補提出公共改革的具體戰略,
李明博大國家黨候補上週末提出了:要把56個政府部門縮減為10個,並推進公共企業民營化和經營效率化的戰略。他所認知的方向是對的,但他的要保持現有公務員數的戰略中,能發現他沒有正確地瞭解問題的焦點。而且他也提出要減少10%預算的約定,但也沒有具體的戰略。
鄭東泳大統合民主黨候補,昨天發表經濟政策的時候表示:要創造出250萬個好工作,但沒有提出公共改革的構思。他上個月還曾說過“我要改革盧政府”,但他的實際行為卻是包容盧總統的“大政府”政策。
公共部門改革一般得在職權初期進行,這是先進民主主義國家的共同經驗。現在的選舉只關心怎樣討好國民,根本不重視提出什麼樣的政策。有權者們必須向那些候補們提出的公共改革構思的具體要求。當從事公共部門的人們亂用稅金擺席,在天堂般的職位享受的時候,受罪的只有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