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點評]光化門的痕跡

Posted November. 22, 2007 03:19   

한국어

“光化門擁有著原光化門的樣子才算有生命,光化門以原光化門的樣子塌毀才算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光化門被塌毀)錘子聲震撼著北嶽,隨後傳來了白衣人的痛心的聲音。”1926年8月,在東亞日報發佈的“被塌毀的光華門”引起了民族憤怒,寫這篇文章的薛義植先生,以前是東亞日報的編輯局長,因孫基禎的日章旗抹消事件被職退後,在光復節那天複職。

▷日本帝國主義把景福宮的正門——光化門塌毀,並遷移到建春門的北邊(現在的國家民俗博物館位置),是為了想在新蓋的總督部樓上直接觀看六朝街道,熱愛著朝鮮美術的日本人柳宗悅對此事件說道:“天然與人工相結合的偉大傑作,正在因那些不懂藝術的人而被破壞,與東洋人的建築毫不相關的一樁龐大的建築物,正是總督部急於竣工的那所建築。”雖然是個同樣的憤怒和悲哀,但與薛義植先生的民族性憤怒不同,卻能看出對此建築物感到十分惋惜的心情。

▷景福宮為朝鮮的法宮,時間雖不長,這都是因為日本的侵略。雖然太祖皇帝李成桂創建了景福宮,但是因在壬辰倭亂時期全被燒毀,那之後的大王主要住在昌德宮,朝鮮末期,大院軍雖然重建了景福宮,但是自從日本殺害明成皇后,並使高宗躲到俄羅斯大使館之後,國王從沒再回過這裏,感覺到危險的高宗回到了慶運宮,並在那裏舉行了大韓帝國皇帝的即位典禮。

▷1968年,雖然朴正熙總統翻修過光化門,但那是用鐵筋混凝土造出的建築,而且也不是原位,所以用木頭改造建築物的施工現在正在進行中,在這過程中,我們能找到重建時的痕跡和創建時的痕跡,還需要多說什麼?對於文化遺產重要的第一是保存,第二便是復原。

徐聖浩 論說委員 tiger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