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上午京畿的某個飯店裝滿了給障礙人士送來的便當,4個家庭20多位志願者參加了此次的便當奉獻活動。
樸一順(43歲)也與夫人崔中美(41歲)、兒子正赫(14歲)、女兒杜雲(12歲)一起參加了奉獻活動。
樸某一家當日要送的便當有13個,共7處。因為中午之前得送完,所以要加快步伐。不盡是要送便當,還得向那些老人傳達問候,也要與他們進行溝通。樸某一家要用2-3個小時來送便當。
第一個給金某(77歲)送去了便當,當崔某問起是否天天吃好飯的時候,金某回答到“昨天喝了酒,非常想吃熱湯了的。非常感謝你們送來這樣的便當。”
正赫君說:“與家人一起給老人送去便當的時候非常幸福,奉獻的時候發現有很多困難的人。”
樸某的一家是從3年前開始進行家族奉獻活動的,去年是在療養院進行了清掃奉獻活動,便當奉獻是今年開始的。
國內的奉獻活動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家族奉獻確是從2000年開始流行的。
女性家族部中央健康家庭支持中心內,去年運營了由29個家庭參加的家族奉獻活動,而今年增加為了50個家庭。
尤喜正首爾江南區支持奉獻中心的工作人員說:“2000年初剛開始組織家庭奉獻活動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志願者,但最近流行開來,甚至還得另外製作候補家庭名單。”
○孩子們開始關心別人了
家庭奉獻因為是與家人一起進行的活動,所以父母和子女們的關係更加親密了。而且子女們也自然而然地知道什麼是奉獻了。
裝修公司老闆朴某說:“早出晚歸的生活讓我和孩子們的距離越來越遠了,不過自從開始做奉獻活動,我和孩子們溝通的機會就多了。”
金賢玉首爾市奉獻中心代表說:“與其他活動一樣奉獻活動也可以養成一個習慣。小時候樹立奉獻觀念的孩子們長大了也會積極參加奉獻活動。”
金愛子(46歲,首爾江南區)家族參加障礙人奉獻活動也已經2年了。金女士說:“社交能力強的孩子們通常一看到障礙人士就會立即去幫他們。以前非常反對奉獻活動的老公現在比我還積極了。”
○家庭奉獻主要面向孤寡老人
家庭奉獻的主要活動一般是訪問有困難的鄰居、便當奉獻、行政業務支持等。冬天的時候遞送煤炭、做辣白菜等活動也非常流行。
其中最普遍的就是給老人和孤獨的鄰居們送便當的活動,儘管奉獻的時間緊迫也會傾聽那些老人的困難。子女們也會學習自己的父母進行奉獻活動。
帶著子女們做奉獻活動的家庭最好避開那些孤兒院或者少兒家長等奉獻,因為接受幫助的那些小孩們有可能會受到傷害。
奉獻活動結束後這些家庭會有討論的時間,由父母先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奉獻過程中的感受和變化的一面。然後讓自己的孩子寫一篇奉獻日記,這會提高孩子的學習效果。
安昇華京畿綜合支持奉獻中心所長說:“若把奉獻當成是為了別人犧牲自己的話就很難積極參加,要知道通過奉獻自己能學到很多東西。”
○禁止父母的強迫奉獻
父母們應該經過孩子們的同意後與其一同參加活動。因為有些積極的父母們偶爾會強迫自己的孩子參與奉獻活動,這會引起負面影響。
尤喜正奉獻集團工作人員說:“其實家庭奉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通過奉獻來促進家人間的密切關係。應給自己的孩子們說明奉獻的意義,而讓他們自己產生要奉獻的念頭。”
當你的孩子是小學生的時候開始家族奉獻是最好的。但這樣的小學生有可能把奉獻活動當成是一個有意思的經驗。因為奉獻時也有不讓自己孩子做累活重活的父母們。
中央健康家庭支持中心企劃組長表示:“通過奉獻得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困難,父母們不要一味地替自己的孩子擔起累活重活。”
李眞漢 likeda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