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第6章 日中戰爭(上)

Posted January. 10, 2008 19:25   

한국어

第6章 日中戰爭(上)

錯估了中國與世界的變化

日本在中國東北地區建立起“滿洲國”後,開始了與中國的全面衝突。國民政府與共產黨聯手抗日。日本的侵略戰爭給中國帶來了慘重的災禍,而無節制地進攻也使日本自身走向悲慘的結局。戰線逐漸拉長,終於越出了中國國界。

“好年輕的副館長啊!”我心裡這樣想著。一問年齡,才知道他今年37歲。在北京郊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一個房間裡,與我相對而坐的是李宗遠先生。當我得知館長與我年紀相同今年47歲時,有些吃驚。繼承人民抗日戰爭(日本稱為日中戰爭)的記錄與記憶,承擔對外講解的重任現在已由三四十歲的人開始擔任了。

明知戰爭終結已經62年,我印象中覺得深知往事的還應為老人。轉念想起剛剛結束的中國共產黨十七大上有兩位50多歲的人進入了最高領導層,我就感到中國確實到處進行著新老交替。

抗日戰爭是讓中華民族擺脫日本的長期侵略而進行的戰斗,對世界來講也是實現和平的斗爭。諸如此類中國的官方見解,李先生當然也要講到。盡管如此,對於我提出的問題,他的回答也不盡是套話。

“是否也有必要以實證方式去追尋一下被強制動員參加抗日戰爭的中國民眾的情況呢?”當我以最近日本的研究書籍為例問起李先生時,他承認有這樣的必要,說:“我不知道在中國是否有人進行這樣的研究。要是在日本有這樣的書出版,我倒是很想拜讀。”他沒有簡單地一口斷定就是日本不好,也沒有冷嘲熱諷的意思。

我當時想到的是埼玉大學笹川裕史教授的著述《後方的中國社會》。內容涉及到至今為止很少受人關注的日中戰爭時期中國方面的總動員體制,作者以史料為依據,認真探究農民被抓壯丁或者糧食被強制征收等中國農村的實情。用一句概括的話,作者所做的工作就是以日本侵略的事實為前提,從史實的層面勾勒日中戰爭的整體面貌。

紀念館的展示內容與兩年前相比稍有變化。原來一直強調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而現在雖說不突出,但也加上了有關蔣介石率領國民政府軍隊的內容。李先生說,小學時代學校裡教的是國民政府軍隊消極抗戰,“那是不對的。現在評價他們也是積極的作用。”

處於新老交替的中國

紀念館亦整修一新

南京正在進行擴建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有好幾位相關人士都說,內部有人提案,不要再叫做“大屠殺紀念館”,而應改稱“和平紀念館”。不過這個提案被否決了,理由是為時尚早,認為只要日本方面還有人否認曾發生過南京大屠殺這個事實,就不能改。

翻建一新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將於南京事件70周年的今年12月開館。人們容易把這看成是強化“反日”的行動,但聽說實際上展示內容將更加強調“反戰和平”的宗旨。我在南京師範大學見到張連紅教授,他說:“雙方都要正視那些歷史留給我們的負面的遺產,面向未來建立起和平的關系,這才是重要的事,到了那時,紀念館的名稱也會改了吧。”張先生擔任這所大學的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主任,也是去年剛滿40歲。

中國的城市本身,現在“新老交替”也很明顯。不用說一心備戰明年奧運會的北京,在人口已達700萬的大都市南京,也到處都在建設高樓大廈。原本是秀水碧波、綠樹掩映的美麗古都,大概是由於粉塵的緣故,如今走在市中心的街道上,直想戴口罩。日本企業也絡繹不絕進駐南京,目前外資已占到南京市稅收的30%。

發生在國際大都市的戰斗

“日本的暴行”受到關注

現在回想起來,那真是一場魯莽的戰爭。

戰爭因1937年7月7日在盧溝橋附近日中兩軍間發生的一次近乎小型軍事摩擦的衝突而引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就建在盧溝橋旁邊,如今距離北京市中心大約有40分鐘車程的地方。橋邊蓋了一個小商店,牆上飾有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招貼畫,過去與未來就這樣奇妙地交織在一起。

究竟是誰先開的第一槍,至今仍然眾說紛紜。不容置疑的是,衝突發生的地點是在中國,發生的時間是日本軍隊夜間演習剛結束時。自從日本與西方列強一同介入1900年的義和團事件(北清事變)以來,日本派駐了“支那駐軍”。

率先一步進入近代化的日本認為,不成國家體系的中國不堪一擊,一出兵中國就會俯首稱臣,於是日本一味擴大戰線,最終走向了悲慘的結局。軍隊領導倚仗手中掌握的統帥權獨斷專行,軍隊內部意見不一,只顧眼前利益的“點和線”的進軍。理由有各種各樣,最大的要因是,無論是中國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還是國際社會的動向,日本都錯估了形勢。

日清戰爭、日俄戰爭勝利後,從對華21條要求到滿洲事變,再到“滿洲國”建設,日本在中國一直為所欲為。不僅是“滿洲國”,還曾策劃將周邊5省也置於其統治之下。即使在日本國內,對中國人的蔑視也達到了自日清戰爭以來的頂點。

誰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可是當時的日本似乎并沒有這個意識。其實日本人視為落後的中國,事實上并非如此。僅以支撐各地的地方軍閥統治的貨幣制度為例,在英國的幫助下,得以統一,走向近代化。

日中戰爭開始的前一年,沒想到原本打得不可開交的蔣介石國民政府軍與共產黨在西安事件後表面上開始步調一致聯合“抗日”。國民政府也開始征兵制。

點燃於盧溝橋的戰火蔓延至上海,中國方面想通過在國際大都市進行的戰斗來吸引國際社會對“日本的暴行”的關注。已經有了非戰條約,也有了主張尊重中國主權的九國條約(參見關鍵詞)。由於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極度慘劇,當時世界各國都盡力避免戰爭的發生。但作為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雖然身為非戰條約和九國條約的締約國,卻在落伍的帝國主義道路上鋌而走險。

戰爭開始時,受到國民支持的近衛文麿(KONOE FUMIMARO)剛剛就任首相之職不久。近衛盡管宣稱要堅持不擴大方針卻無所作為,反而追認了軍領導的決定,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後來,他在手記中這樣寫道:

“關於當時突然爆發的事件,不僅政府方面根本不知情,就連陸軍本部也不了解,完全是當地駐軍自己一手策劃的。”

“實力不足卻將整個支那卷入戰亂,結果國民也無緣無故地受出師之苦。”

“出師”即為“出兵”。“無緣無故的”出兵。而且從上海到南京再到漢口,戰線拉得過長,以致無法保障補給,只能“當地征集”。這讓所到之處的當地居民陷入了悲慘境地。在日本,我采訪過曾赴中國戰場的日本老兵,在南京我也拜訪過屠殺事件的幸存老者,越聽越覺得是一幅地獄圖。可當時日本的報紙卻整天大肆宣揚皇軍的進攻,日本國民沉醉在赫赫戰果之中。

戰爭初期,日本也并非沒有避免戰爭陷入泥潭的動向。但通過德國駐中國大使陶德曼進行和平調停的嘗試卻由於日方陶醉於眼前的戰果而落空。日本揚言“不以國民政府為談判對手”,其實既無計劃性,也無其他考慮。

美中接近

焦躁的日本處境堪憂

回顧日中戰爭的軌跡,我對日本的盲目妄為憤然。可在日本,美化戰爭的主張不絕於耳。特別在政界,這種聲音至今仍是日中間緊張關系的導火索,并是兩國歷史問題的核心所在。

自民黨的眾議院議員野田毅對此深為憂慮,說對亞洲特別是對中國,“至少對華21條要求,使日本的侵略行為暴露無遺”。他認為,就算日本方面有話要說,那也是在學術研究的場合進行探討與驗證的事,而不應出現在政治領域。

由於小泉純一郎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而重起爭端的日中之間和包括與韓國的歷史問題,繼在隨軍慰安婦問題上受到美國批評的安倍晉三政權後,過渡到現在的福田康夫政權時期,看起來總算恢復了平靜。

今後會怎樣呢?

以兩位數的增長實現經濟騰飛的中國在剛剛結束的共產黨十七大上確立了今後5年的新體制。在美國,明年的總統大選將決定今後4年的新體制。美國總統的有力候選人、民主黨的希拉裡•克林頓參議院議員甚至斷言“美中關系是21世紀全球最為重要的雙邊關系”。政局持續混亂的日本也很有可能使“近乎焦躁的民族主義情緒”(野田毅)進一步高漲。

我在北京和南京等地感覺到了中國方面有一種說不出的從容,這種態度并不僅僅源於人事上的新老交替。圍繞日中戰爭的認識問題,對中國來講盡管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不過中國也不對此大加渲染。過快的經濟增長造成了內在的偏差,所以想避免不必要的刺激,雖說這方面的因素也很大,但更因有了自信,加之人們都很忙。

今年,自民黨內部出現了“價值觀外交”的詞語。但懂得如何與價值觀不同的國家進行交往才可以稱之為外交。民族主義抬頭,日本如果對變化中的中國與世界再次判斷失誤,那麼不禁要問:那場戰爭的教訓到底是什麼呢?

(福田宏樹)

       ×

日本把在中國已經拉長的戰線進一步擴展到其他國家。在那裡又發生了什麼呢?請看明天報紙。

【關鍵詞】

日中戰爭  日本從1937年7月大約進行了8年時間的對華侵略戰爭。在現北京郊外發生盧溝橋事變後進入全面戰爭,1941年擴大為亞洲•太平洋戰爭,後於1945年以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而告終。

戰爭期間,日本投入中國戰場的兵力多時達約100萬人。盡管不清楚兩國死者的准確人數,一般認為死於中國的日軍累計為45萬人左右。中國方面將1931年滿洲事變起至1945年稱為抗日戰爭時期,關於此間中國軍民的死傷人數,中國政府的官方見解是“3500萬人以上”。

一手制造了“滿洲國”後,日本也企圖在“滿洲國”以南的華北5省消除蔣介石統率的國民黨的影響,大搞分裂活動,而此時中國方面國民黨與共產黨則決定“一致抗日”,停止內戰。盧溝橋事變發生後,因軍部已先於行動,當初堅持“不擴大方針”的第一屆近衛內閣做出了增兵的決定,致使中國方面進入徹底抗戰。日本最初將其稱為“北支事變”,後來又稱為“支那事變”,之所以不宣而戰,這是因為日本害怕招致美國遵照中立法從而無法進口軍用物資。

雙方於8月在上海發生戰斗,日軍獲勝後繼而進攻并於12月13日占領了首都南京,在此前後期間日軍制造了不問士兵還是平民的南京大屠殺事件。不僅如此,日軍在日中戰爭中不斷使用毒氣和細菌武器,進行人體實驗,并使用性暴力等許多非人道行為,還進行了不加區別的狂轟濫炸。

國民政府將首都從南京遷移重慶繼續抗戰,共產黨的八路軍也以游擊戰的方式與日軍戰斗。日本甚至無視非戰條約和9國條約的日中戰爭也招致了國際社會的非難,1941年日本對美英開戰,使戰線繼續擴大。

九國條約 1922年2月在美國倡議下召開的華盛頓會議上由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葡萄牙及日本和中國共9國共同簽訂的條約。條約中確認規定了保護中國的領土完整、尊重其政治上的獨立、門戶開放、機會均等事宜。各國約定不以武力謀求在中國的新權益,其用意一方面是牽制日本侵入中國的行動,同時也顯示出歐美帝國主義態度的變化。

【備忘錄】

近衛文麿(1891-1945)自日中戰爭開始至1945年日本戰敗為止3次擔任日本首相。公爵近衛篤麿的長男。歷任貴族院議長等職後,於1937年6月第一次組成近衛內閣。在不久之後爆發的日中戰爭中擴大了戰線,攻陷南京後的第二個月即1938年1月聲明“今後不以國民政府為談判對手”,斷絕了通往和平的道路。同年設立了國家總動員法,推行戰時統制經濟,也發表了第二次近衛聲明,主張建立“東亞新秩序”。1940年第二次組閣,一方面成立了“大政翼贊會”,另一方面結成了日德意三國同盟。第三次近衛內閣因日美和平交涉失敗而總辭職。戰後,近衛文麿因有A級戰犯嫌疑而被命出庭,服毒自殺。

蔣介石(1887-1975)生於中國浙江省。名“中正”,“介石”為成年後別名。曾留學日本,之後參加了孫文領導的辛亥革命。1928年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最高領袖,提出“攘外必先安內”,優先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內戰。但1936年12月蔣被主張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張學良等人監禁(西安事變)。由於共產黨派遣的周恩來等人的說服,蔣接受了相關要求,安全回到南京。他率領國民政府軍聯合共產黨與日軍作戰。日本戰敗後,蔣在與共產黨的內戰中敗北,於1949年逃往台灣,擔任中華民國第一屆總統直到去世。

【圖片說明】

盧溝橋。在此地附近爆發了日中戰爭。(北京郊外 福田攝影)

比較各國歷史教科書

日中全面戰爭造成無數人的流血犧牲,導致無數悲劇的發生。關於這場戰爭,東亞的孩子們在接受怎樣的教育呢。我們在此嘗試對各種普遍使用的中學生歷史教科書做一比較。

日本 改變對“南京大屠殺”的稱呼

  中學生歷史教科書使用最多的是東京書籍出版社出版的《新社會 歷史》,書中用2頁篇幅介紹了日中戰爭和戰時的日本社會體制。

 對日中戰爭的開端僅做了簡單記述:“因日中兩國軍隊在北京郊外的盧溝橋發生武力衝突(盧溝橋事件),日中戰爭由此開始”。而另一方面,以“陷入泥潭的戰爭”為題做了如下說明。

  “日本期待出現取代國民政府的親日政權,發表聲明與之進行和平談判。但是,中國民眾抗日情緒日趨高漲,日本進行短期決戰的希望破滅,導致爆發日中兩國總體參戰的全面戰爭。”

  書中選用日本士兵用駱駝運送物資的照片,附加說明“日軍面臨戰爭長期化所需物資的儲備和補給手段的困難”。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戰爭是在補給無法保證的狀態下進行的。

 關於日軍的加害行為和殘暴行為的記述不多,關於南京事件也僅在正文和注解觸及以下內容。

  “日軍(中略)占領了首都南京。在此過程中,殺害了包括婦孺在內的大量中國人(南京事件)。”(參見正文)

  “此事件被稱作南京大屠殺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但并未告知日本國民。”(注)

 該出版社10年前的教科書在正文中記述,死者人數“據說有20萬人左右”,事件也稱為“南京大屠殺”。其後,由於日本國內批判這種加害行為的記述是“自虐傾向”,才改為現在的形式。

  社會編集部長渡邊能理夫說:“考慮到犧牲人數在學說上有分歧。稱呼以注的方式說明國際上認為是‘大屠殺’”。 (吉澤龍彥)

韓國 “抗日”的視角只有7行

 日中戰爭在韓國被稱為“中日戰爭”,在中學世界史教科書《社會2》中出現。

  在執筆人接受采訪的地丁都出版的教科書中,關於第2次世界大戰以及中國的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關系等,分3處共計7行做了以下記述。

 “極權主義國家積極推行侵略政策。日本對中國發動侵略(中日戰爭)。”

 “中日戰爭開始後,日本迅速占領了中國主要城市。但是,中國人的頑強抗爭使日軍陷入中國大陸的泥潭。”

  “日本全面開始侵略中國後,國民黨和共產黨再度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進行抗日戰爭(第2次國共合作)。”

 執筆人金陸勛(泰陵高中教師)說:“很多韓國人認為是美國打敗日本結束了第2次世界大戰。但應該讓他們知道,中國民眾的頑強抵抗束縛了日本在中國的手腳”。

 在韓國,講述本國史的《國史》是唯一的國家審定的教科書。該教科書在記述日本侵華戰爭時,重視韓國人的獨立運動以及與中國方面的合作關系。在記述尹奉吉1932年在上海投炸彈炸死若干日本軍人的“義舉”中有如下內容。

 “一直警惕日本侵略的中國人大受感動,也因此成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對韓國人的抗日獨立斗爭給以積極合作的重要契機。”

 關於南京事件,在高中的《世界史》中有涉及。金星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記述如下:

 “(日本)侵入華北,開始了全面的侵略戰爭。在此過程中,在南京屠殺百姓數十萬人(南京大屠殺)。”   (櫻井泉)

中國 以12頁篇幅 圖片豐富、記述生動

 中國半數以上學校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 8年級》教科書中有“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章節,從戰爭全面爆發到日本戰敗用12頁篇幅進行了說明。

 關於戰爭發端的記述如下。

 “1937年7月7日晚,日軍在盧溝橋附近舉行軍事演習。日軍借口1名士兵失蹤,無理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拒絕。蓄謀挑動戰爭的日本軍隊悍然向盧溝橋中國守軍發起進攻,并炮轟宛平縣城。(中略)全國範圍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

  相當於學習指導綱要的中國《歷史課程標准》中,就中日戰爭提出3點要求,①略述“七七事變”的史實,了解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②以南京大屠殺等為例,認清日本軍國主義凶暴殘忍的侵略本質;③敘述“台兒莊激戰”和“百團大戰”等史實,感受英勇頑強、不畏犧牲的精神。

  教科書的內容忠實地貫徹了這個方針,生動記述了主要戰役,這一點與日本的教科書大不相同。另外,關於中國共產黨的作用,所做的評價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根據地軍民頑強抗戰,成為抗擊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

  關於“南京大屠殺”用2頁之多做了說明,除選用4張圖片之外,還就報道軍官進行“百人斬”殺人競賽的報紙版面做了介紹。關於被害者人數的記述原文引用如下。

 “據戰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統計,日軍占領南京後6周之內,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三十萬人以上。” (佐藤和雄)

台灣 聚焦於強化皇民化運動

  台灣的教科書在中國史、台灣史、世界史中都涉及了日中戰爭。在廣泛使用的南一書局出版的《國民中學・社會》中國史部分中,“中日戰爭與中共政權的發展”這一單元占用2頁篇幅之多。

  “民族生機因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和日本的侵略而遭受莫大考驗。中國人歷經8年艱苦抗戰,卻仍未脫離戰爭夢魔。”

沒有提及個別戰役,但單獨對南京事件做了記述:“日軍進入南京,殘殺無辜民眾三十萬人,造成南京大屠殺的慘案”,并登載報道“百人斬”殺人競賽場景的日本新聞圖片。

 台灣史部分“殖民統治的強化”單元中用1頁多篇幅,特別把焦點放在戰時體制下推行的皇民化運動。

“1936年,總督府宣布‘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台灣進入戰時體制,皇民化運動如火如荼展開。”

  “大量征召台籍軍人軍夫入伍,也有婦女被送上前線擔任慰安婦。”

  另外,世界史部分關於第2次世界大戰的說明中也有2行提及日中戰爭。

  根據1983年處於國民黨政權時代的《歷史課程標准》編輯的教科書中,對蔣介石給予高度評價,同時批判組成抗日統一戰線的共產黨“偽裝抗戰,擴張地盤”,但現在的教科書已找不到這樣的記述。

  南一書局教科書編撰指導委員、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周惠民闡述編集方針時說:“如果沒有使得共產黨的勢力愈來愈大的1936年的西安事件的話,中日戰爭可能會再拖延一下。比起戰役和有關蔣介石的介紹,著重說明了西安事件與中日戰爭的密切關系”。 (田村宏嗣)

【圖片說明】

日本教科書中采用的日軍照片。用駱駝運送物資,以說明戰線擴大、日軍補給極其困難的狀況。

東亞150年系列 訪談20位有識之士

君島和彥・東京學藝大學教授

因東京審判不徹底而使葛藤加深

   擺脫從一個國家歷史的視角,為加深東亞相互理解、建立共同的歷史認識,我選出了重要事件。我重視日本人不甚了解的中國和朝鮮的抵抗運動。

 首先我想指出東京審判的不徹底性,其中也包括日本人未能親手制裁戰爭犯罪。美國沒有追究對15年戰爭(從滿州事變至第2次世界大戰)應付最大責任的昭和天皇。美蘇進入冷戰,審判於1948年在不徹底的情況下告終。亞洲太平洋戰爭開戰時東條英機內閣的商工相、A級戰犯嫌疑人岸信介被釋放,之後又作為首相處在政治的中心地位。追究戰爭責任的不徹底性導致今天的日本政府和政治家不願承認過去的侵略的歷史錯誤,加深了與亞洲各國的矛盾。

  第二是15年戰爭和中國、朝鮮。這場戰爭無疑是日本侵略中國。殖民地朝鮮成為日本推行戰爭的兵站基地,被強制提供勞動力和兵力。

  第三,從中國、朝鮮的角度來看,這個時期是抗日戰爭和獨立運動的重要時期,也是現政權的存在根據。

  第四是朝鮮殖民地化。日本的教科書記述日本的統治非常殘酷,而韓國則強調義兵斗爭等各種抵抗。日本人如果知道發生過這樣頑強的抵抗,雙方歷史認識的鴻溝該可以填平吧。

 第五是第1次世界大戰和民眾運動。日本的米騷動、朝鮮的三一獨立運動、中國的五四運動等等,民眾開始推動歷史。日本對朝鮮的統治不得不從明火執仗依靠權力的黷武統治轉向文化統治。

  第六是日本戰敗。雖然中國、朝鮮從日本統治下解放出來,但這兩個地區都成立了兩個政權,相互對抗。日本通過了和平憲法,但是以朝鮮戰爭為契機重新進行軍備,組建了自衛隊。此外,日美安保條約又把日本納入美國的體制。

  第七是想談談在日韓國、朝鮮人。為什麼在日韓國、朝鮮人旅居日本呢?日本人和本國的韓國人都不大清楚。他們在戰後怎麼樣了?曾經有過回韓國和回北朝鮮的“歸國”運動。在日本社會,在就業、居住、結婚等方面存在嚴重的歧視現象。在日韓國、朝鮮人與歧視作斗爭,曾開展拒絕在外國人登錄證上按指紋等運動。日本人如果不理解在日韓國、朝鮮人這樣近在身旁的鄰居,與韓國人也很難交往。

 第八是你如何認識中國和朝鮮、日本?即使在日本殖民統治朝鮮時也有過諸如民藝運動家柳宗悅這樣理解朝鮮文化的日本人。如果日本人和韓國人都能知道這一點,那麼除了“侵略”“抵抗”這些視角之外,應該可以更深入地相互認識。

  第九,日俄戰爭是朝鮮殖民地化的決定性事件。日本在列強支持下侵略了東亞。

 最後想提及的是東亞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後,歐美列強進入亞洲,亞洲被納入世界資本主義體制。 (櫻井泉)

【我選出的10件大事】

①不徹底的東京審判

②15年戰爭與中國・朝鮮

③中國的抗日戰爭和朝鮮的獨立斗爭

④對朝鮮的殖民統治

⑤第1次世界大戰和東亞的民眾運動

⑥日本戰敗和中國・朝鮮的解放

⑦在日韓國、朝鮮人的過去和現在

⑧日本人對朝鮮、中國的認識及朝鮮人、中國人對日本的認識

⑨日俄戰爭和朝鮮

⑩歐美列強進入亞洲以及日本、中國、朝鮮的反應

【簡歷】

1945年生。為克服歷史認識的差異,與韓國學者編纂共同教材《日韓交流的歷史》(明石書店),於07年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