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對美開戰陣亡18萬8千人
“對不起陣亡者”的緊箍咒
【前言】
回首當年日軍征戰的地區,至今為其廣闊而驚愕不已。亞洲•太平洋戰爭之規模前所未有。本章(上)的部分,將探尋為什麼日本鋌而走險與美國開戰,在(下)的部分,將探討日本戰敗後在中國大陸發生的國共內戰。
【正文】
“現在讓人擔心的是反恐斗爭和(使地球變暖的)二氧化碳氣體。”
老人喃喃自語。
老人是原海軍中校木山正義先生(98歲),活了將近一個世紀,現在還在為地球村的未來擔憂。聞聽此言,不禁感慨,點頭稱是。
筆者為了描寫對美開戰的整個經過,在閱讀各種資料過程中很想聽一聽曾經決定并指揮了戰爭的人的“原始聲音”。話雖如此,可是從開戰至今已過66年,斯者已去,起草了稱之為“國策”的國家重要政策的陸海軍參謀們也已過世。當時大本營陸軍軍部最年輕的參謀瀨島龍三於今年9月去世,享年95歲。
明知有難度還是要上,這就是新聞記者的工作。在與多方聯系中,一位熱心人為我介紹了木山先生。
木山先生熊本縣人,是畢業於海軍機關學校的精英軍官。開戰時雖然不在日軍中央部門,但從1944年1月起,作為海軍省軍需局的工作人員開始負責燃料政策方面的事務。他是為數不多、曾親身感受過戰時軍部氣氛的人。戰後,他為海外歸國者辦了一家燃料公司。
——開戰當初,您是如何看待與美國打仗這件事的?
我一提出這個最想問的問題,馬上就得到了回答。
“我當時想,與美國開戰簡直是愚蠢透頂。就算和美國打仗,也毫無勝算。那時,軍人都好象得了‘狂妄綜合症’。”
“愚蠢透頂”。當時海軍裡有這種感受的人不光是木山,領導層中也有好幾位。研究日美開戰決策過程的靜岡縣立大學講師森山優說:“對日本來說,當時并不存在必須舉國對美作戰的利害關系。美國方面也是如此,雖說社會輿論是親華一邊倒,但也很難想象美國會自願為中國付出犧牲。從結果看,這是一場莫名其妙的戰爭。”
莫名其妙的戰爭
契機是石油禁運
那麼,這場莫名其妙的戰爭究竟是因何而起的呢?為了尋找答案,筆者在此不妨概括地回顧一下1937年7月日中戰爭爆發後的經過。
日本原以為只要攻陷了首都南京,中國就會俯首稱臣,但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卻遷都重慶繼續抗戰,英國和美國也提供了支援。▼日中戰爭陷入泥潭,對美英開戰之前,日軍實際上已有18萬8千多人戰死。另一方面,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在歐洲掀起戰爭,迫使法國和荷蘭投降。▼日本與德國和意大利結成三國軍事同盟,企圖對美英施加壓力。▼結果適得其反,美國態度變得強硬起來,導致1941年8月決定全面禁止對日出口石油。當時,日本的石油進口多半依賴美國。
由於美國的石油禁運,日本被迫面對與此前完全不同的局面,而且必須作出重大抉擇。總的說來大致有以下兩種選擇。
為了獲取石油等重要物資,用武力征服荷蘭領地印度尼西亞以及英屬馬來西亞等地。即為打敗蔣介石政權,也要下決心與美英全面開戰。
或者接受美國提出的各種要求,從中國撤兵。
無論是昭和天皇還是當時的首相近衛文麿都曾想避免戰爭。盡管當時美國還不是像今天這樣的超級軍事大國,但僅從汽車產量這項數據來看,美國就是日本的100倍,在工業實力上美國占有壓倒優勢。
然而,陸軍斷然拒絕了從中國撤兵的要求。
最能體現陸軍這一主張的是10月14日的內閣會議。陸軍大臣東條英機(照片)說:
“撤兵是如同命脈一樣的問題,免談!如果乖乖屈服於美國的要求,支那事變的戰果就毀之一旦,滿洲國將面臨崩潰,朝鮮統治也將陷入危機。支那事變造成幾十萬人陣亡,數倍於此的遺屬、幾十萬傷員,數百萬的軍人和一億國民正在戰場和國內苦受煎熬。”
“駐軍是命脈,不能撤!(略)讓步、讓步、再讓步,難道連最基本的‘命脈’都要拱手相讓嗎?讓到這般田地,那外交到底是什麼?就是投降!”
陸軍方面認為,輕易撤兵除了會對殖民地統治產生影響,更是對明治時代以來陸軍主導的大陸政策的否定,必將導致陸軍威信掃地。
加之在戰前的日本,“因為對不起陣亡者,所以不能……”這樣的邏輯極為盛行的樣子。例如日俄戰爭以後,元老山縣有朋就關於歸還關東洲(注:中國遼東半島西南端原日本租借地)問題上書政府:“這是以20億日元的資材和20多萬人的死傷為代價獲得的戰利品,不能歸還。”如此看來,這種“對不起陣亡者”的緊箍咒正是使戰爭繼續下去以至戰火燒至本土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在政府和軍部內部,與美國開戰的當事者是將在浩瀚的太平洋上與美軍艦隊決戰的海軍達成了諒解。如果海軍堅持“絕對不能對美開戰!”的態度,那麼對美戰爭就不會發生。但是,當時海軍方面也有問題。對於一直以“假想敵是美國”為理由而獲得軍備預算的海軍來講,如果承認“因為會戰敗,所以不能開戰”,就等於否定自身存在的意義。
不明內情的情況下
新海軍大臣決意開戰
近衛在東條“駐軍是命脈”的發言兩天後辭職。昭和天皇任命東條為其後任。天皇似有若是東條就能控制陸軍的期待,指示其重新制定國策。
但是,軍部最高層的陸軍大臣、海軍大臣、參謀總長和軍令部總長4人當中,在新內閣被更換的只有海軍大臣。如果不換人,想法就很難轉變。而且東條否決了海軍推薦的非戰派海軍大臣候選人。後來匆忙上任的海軍大臣島田繁太郎是一個對軍部中央的內情不甚了解的人物。
10月30日下午,島田召見了屬於非戰派的海軍次官澤本賴雄等人,告知已決開戰之意。島田說:
“事到如今,我還是摸不准中央的意圖,但從幾天來的氣氛判斷,大勢已去,難以扭轉乾坤。”
按照澤本日記的說法,澤本在此之後再次拜會島田,試圖讓他改變主意。
澤本:“應該請陸軍重新考慮緩和(日美)談判的條件”。
島田:“如果那麼做,就對不起陸軍20萬亡魂,就是抹煞支那事變的戰果。這種想法不改變,我也無能為力。”
澤本:“是否去改變它才是問題所在。陸軍的頑固在於不能改變(這一想法),所以有必要糾正這一點。”
澤本最後的執著努力,最終在“對不起”的邏輯面前碰壁。
雖然海軍也決心開戰,但外交大臣東鄉茂德(照片)仍堅持反對馬上開戰。以下我想介紹一下在最後的情況下東鄉采取的秘密計策。作出最終結論的大本營政府聯絡會議從11月1日一直開到第二天凌晨,歷經17個小時的討論後決定,如果到11月末通過外交渠道仍舊無法解決,就於12月初開戰。
問題是,與美國談判時如何設定讓步的底線?盡管通過政府和軍部的協調已經確定了日本方面的最終方案(“甲案”),但東鄉外相在這裡又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方案(“乙案”)。其主要內容是,由於日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日本簡稱其為“南部法印”)才招致美國的石油禁運,那麼以日軍從南部撤回北部為條件,換取美國允許一定數量的石油出口。
東鄉的“底牌”是,甲案無法解決問題的前提下,(乙案)在不涉及從中國撤兵問題的情況下可以避免開戰。
最近,由於一橋大學名譽教授細谷千博和中央大學教授佐藤元英發現了日美談判的相關文件,於是圍繞乙案的新史實浮出水面。題為《日美談判經過(下卷)》的文件是開戰翌年由美國局第一課長加瀨俊一整理編寫的。
外交電報刪除了“底牌”的讓步內容
關於乙案的記述如下:
“根據特殊考慮,乙案發出時去掉了‘駐扎南部法印日軍已做好移防北部之准備’的內容。”
也就是說,被認為是乙案中最重要的讓步內容,在發給駐華盛頓日本大使館的外交電報中故意沒有加進去。包括那部分內容在內的文件由匆忙被派往美國進行最終談判的來棲三郎大使隨身攜帶。這個新史實在上述《日美談判經過(下卷)》中透露出來。
也許是東鄉考慮到外交電報密碼有被美方破譯的危險性,所以才刪掉了“底牌”的內容。如果美國方面通過破譯密碼事先就知道了相關內容,那麼“底牌”的衝擊力就會減弱。順便說一句,日本也曾截獲美國的外交電報,破譯了密碼。
美國方面在接到日方11月20日出示的乙案以後提出了對案。因為美國想再爭取些時間做戰爭准備,所以提出的是有效期僅為3個月的臨時協議案。內容是,如果日本把法屬印度支那北部的駐軍兵力降到2萬5千人以下就向日本出口民用石油。
赫爾(Hull)國務卿原本打算在25日向日本方面遞交暫時協議案,可他在26日,也就是第二天傍晚拿出的卻是態度強硬的基本協議案(即所謂“赫爾備忘錄”),提出了日本從法屬印度支那及中國全面撤軍等要求。為何一夜之間美方的態度有如此改變,至今仍是個謎。
據說,如果當時提出這個暫時協議案,就不會有12月的開戰,戰爭本身也會避免。半個多世紀以來致力研究日美開戰問題的細谷先生這樣說道:
“如果是在3個月之後的話,日本曾經滿懷期待的德國方面的戰況已發生變化,美國也作好了戰爭准備。對日本來說,可能那時再作出開戰的決定就極其困難了。我想,考慮到戰爭帶來的慘禍,特別是人員的犧牲,也許日本不得不臥薪嘗膽,被迫選擇不戰。”
(佐藤和雄)
把“珍珠港的和解”傳給下一代
發生珍珠港事件的12月7日這一天,在夏威夷,今年也像往年一樣舉行了追悼儀式。可是卻沒有看到阿部善次的身影。因為他在今年4月以90歲高齡過世了。他作為轟炸機飛行中隊長曾參加了當年偷襲珍珠港的行動,最近十幾年來一直出席這個儀式。
為了追悼日美的陣亡將士,阿部委托原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司號兵理查德•菲斯科每個月代他向珍珠港及太平洋國立紀念墓地獻上兩只玫瑰花。菲斯科雖然曾是珍珠港事件中受攻擊一方,但他贊同阿部所呼吁的日美兩國軍人之間的和解,在獻花的同時還會吹起安魂號。在夏威夷,這個故事廣為人知,還出版了連環畫。菲斯科先生也於3年前去世了。
今年,代替阿部出現在儀式上的是他的女兒進直美(63歲)及其丈夫享治(65歲)。享治說:“父親生前常說,之所以發生戰爭是因為相互之間沒有充分理解對方。”他們表示,將要繼承遺志,只要體力允許,就會一直堅持參加這個儀式。
【照片說明】
阿部善次(報紙照片左側)與原美軍士兵們的交流在夏威夷本地報紙上被大幅加報道。
亞洲•太平洋戰爭 1941(昭和16)年12月8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與美國、英國、中國等同盟國之間的戰爭。從國際上來看,它是第2次世界大戰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日本來講,上述戰爭還關聯到1937年開始的對華侵略戰爭的結局。
人們一般認為,戰爭始於日本時間12月8日(夏威夷時間7日拂曉),對夏威夷珍珠港美軍基地的進攻,但實際上,在此次進攻大約1個小時之前,日軍登陸英屬馬來半島的哥打巴魯時已經開始。由此可見,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確立“自給自足體制”,用武力控制英國及荷蘭的殖民地,以確保石油等各種資源。日本認為,一旦進攻英屬領地等,與美國的戰爭就不可避免,所以進攻了太平洋一側的美軍基地。
由於1945年8月,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擲下原子彈以及蘇聯參戰,日本接受了盟軍方面被稱為《波茨坦公告》的勸降書,戰爭結束。戰爭除了給日本本國帶來歷史上最大的災難,還使亞洲•太平洋地區犧牲慘重。一般認為,包括軍人和平民在內,日本的死亡人數約為310萬人,但因為在國外下落不明、生死未知以及死於包括原子彈爆炸在內的空襲的人數至今尚無定論,所以估計死亡人數會遠遠超過這一數字。
戰爭的名稱 戰爭開始兩天以後,在大本營政府聯絡會議上,日本政府將這次戰爭的名稱定為“大東亞戰爭”,將此前被稱為“支那事變”的日中戰爭也包含在內。
日本被占領後,按照盟軍總司令部(GHQ)的命令,這個名稱被禁止在公文中使用,美國方面一直使用的“太平洋戰爭”這一名稱逐漸固定下來。在此次“歷史有生命力”連載欄目中,由於與日中戰爭有重疊等原因,為更加淺顯易懂地說明戰爭的性質,故稱其為“亞洲•太平洋戰爭”。
系列・訪談20位有識之士
三谷 博 東京大學教授
韓流熱 前所未有的結構變化
著眼點是歷史的“分歧點”。前四點是想到我們的視角被附以什麼條件。此外,東亞具有強制實行近代化的特征。各國開始近代化的時間差異引發出重大問題。對日本侵略鄰國,如果不同時注意近代化時機的差異,就無法理解。
首先,以“東亞的人際交流迅速發展”和“冷戰結束”為大事。進入1990年代之後,東亞各國之間的人員互訪迅速增加。以韓流熱為例,眾多平民百姓得以直接了解鄰國是東亞有史以來的結構變化。其次,冷戰的結束不僅是國家之間,各國內部的障壁也同時拆除了。在開創實現新的人際關系的同時,因冷戰被壓抑的痛苦回憶也會浮現出來。
第三要指出的是19世紀80年代前期的“東亞三國協調”。東亞歷史往往談論的是對立面,其實也有不對立的時代。
身居東京中國公使館的黃遵憲寫有《朝鮮策略》的小冊子,主張朝鮮為了自強,應加深與中國的關系,聯合日本,進而與美國建立邦交。原本是根據日本外務卿寺島宗則的建議,朝鮮國王加以采納,2年後與美國締結條約,開始進行國內改革。
第四是“大日本帝國的崩潰”。日本人有史以來第一次被外國占領。盡管從連續戰爭的體制下解放出來,但不能忽視其精神面的創傷。可是,也需要把目光轉向近鄰。雖然沒有了日軍,但在中國,國共兩黨內戰激化,朝鮮半島也南北分裂,重新開戰。日本進入了和平時代,而鄰國其後仍飽受戰爭之苦。我們日本人最好還是應該了解這些事實。
第五、第六當舉“鴉片戰爭和佩裡艦隊登陸日本”。中國與西方交戰,無暇著手真正的改革。日本則避開了戰爭,集中精力持續進行國內改革。在淡薄的國際關系中沉睡的國家突然急劇變化為充滿活力且帶有擴張性的國家。
第七是“日清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在日本,日俄戰爭每每被回憶為“偉大的戰爭”,但在後人來看,作為分歧點,日清戰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正是日清戰爭,日本人開始深信“可以向近鄰擴張,殖民地一旦到手,絕不放手”。
第八和第九是“大韓帝國與辛亥革命”。繼日本之後,朝鮮、中國也興起了基於民族主義的改革、革命。而日本的多數派不願承認其民族主義,則是招致更加不幸的開端。
第十是“日中戰爭”。由於日中戰爭,日本誤入自取毀滅之路,滿州國不復存在,朝鮮也獲得獨立。反過來講,如果沒有日中戰爭,朝鮮為了獲取獨立,恐怕要付出相當大的犧牲。此外人們認為,民族主義是在抗日戰爭期間滲透到了中國民眾之中。(采訪人・佐藤和雄)
【簡歷】
1950年生。日本近代史專業,詳熟教科書問題。與早稻田大學教授劉傑等合著《超越國境的歷史認識——來自日本學者及海外中國學者的視角》在日中兩國同時出版。
【我選出的10件大事】
①②東亞的人際交流迅速發展與冷戰結束
③19世紀80年代前期東亞三國的協調
④大日本帝國的崩潰
⑤⑥鴉片戰爭與佩裡艦隊登陸日本
⑦日清戰爭
⑧⑨大韓帝國與辛亥革命
⑩日中戰爭
教科書比較
亞洲・太平洋戰爭由於向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致使人類進入“核時代”。同時,日本帝國的戰敗使亞洲發生了巨大變化。東亞各地的初中歷史教科書說明這場戰爭時,將其重點放在何處呢?
日本 簡化了“國民・亞洲的犧牲”的內容
日本初中教材選用最多的是《新編社會・歷史》(東京書籍),其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亞洲”占6頁篇幅。在說明歐洲的戰況之後,“亞洲・太平洋之戰”、“戰爭結束”各占兩頁。
在“亞洲・太平洋之戰”中,記述了動員學生以及空襲、疏散等內容,雖然同時也涉及到亞洲各國的受害情況 ,但一共只有1頁,內容很簡單。
“在受到日本侵略的東亞和東南亞,死於戰場,被強制勞動,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犧牲的平民人數眾多。同時,還有朝鮮人、中國人等被強迫到日本做苦役,勞動條件過於嚴酷,收入低廉,生活極為艱苦”。
在該社10年前出版的教科書中,說明日本國民遭受空襲之苦的戰時生活內容約占兩頁,對強制勞動及強制隨軍慰安婦等在亞洲的迫害行為用了近3頁的篇幅進行具體說明,而現在則難以見到那樣詳細的記述。
此外,關於衝繩之戰,10年前的教科書針對“因間諜嫌疑而被日軍殺害”,“集體自殺”等有關居民受害情況有著具體的記述,而如今卻改寫成“死亡眾多”。
東京書籍社會編輯部渡邊能理夫部長表示:“由於學習指導綱要變化導致授課時間減少,而需要嚴格篩選內容,并用1個課時講解左右對開兩頁的內容,這都對內容的構成造成影響。不過也不能否認有時代的背景”。
1997年,7家出版社修訂的教科書全部提到“慰安婦”。之後要求刪除有關內容的“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成立,教科書的內容受到了該會等指為“過於自虐”的影響。
(大久保真紀)
韓國 兩頁篇幅記述光復軍作戰情況
有關亞洲・太平洋戰爭的內容,在世界史部分的《社會2》和國定教科書《國史》兩部分有涉及。
廣泛使用的金星出版社的《社會2》以兩頁篇幅配以插圖和照片,記述了從德軍進攻波蘭到投擲原子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并設置“日軍侵占印度支那”、“日本偷襲珍珠港”等條目,記述了相關事實。
接受筆者采訪的地丁都出版社發行的《社會2》中,介紹了廣島原子彈爆炸受害的中學生日記。泰陵高中教師金陸勛在說明撰寫意圖時表示:“韓國人不十分了解核武器如何恐怖。要告訴受教育者不論是侵略國還是被侵略國,戰爭給民眾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國史教科書用兩頁記述了在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組建的韓國光復軍的作戰情況。
“一旦日帝發動太平洋戰爭,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即向日本宣戰,與聯軍共同展開獨立戰爭。該時期,韓國光復軍在中國各地協同中國軍隊與日軍作戰,甚至遠赴印度及緬甸戰線,協同英軍對日作戰”。
再有,“我們民族積極開展的獨立戰爭為各國所了解,引起世界列強開始關注韓國的獨立問題”。“通過同盟國首腦舉行的開羅會議和波茨坦宣言,建立了確定韓國獨立的基礎”,強調了光復軍作戰對獨立做出的貢獻。
國史編撰委員會許英蘭博士說:“對日宣戰對戰況的影響程度如何暫且不論,總之,強調了一直淪陷為殖民地的朝鮮成為戰勝國”。“因為日本右翼堅持說日本是敗給美國,而不是敗給殖民地朝鮮,所以也含有對此論調加以批駁的意思”。
(櫻井泉)
中國 強調與法西斯國家作戰
在中國廣泛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教科書中,日本與美英作戰的內容列入《世界史》教科書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單元。該單元由“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兩課組成,占14頁篇幅。其中,偷襲珍珠港等與日本有關的部分共計兩頁半,開篇記述如下。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軍隊出動大批飛機,不宣而戰,偷襲太平洋美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第二天,美國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全世界絕大部分地區和人口都被卷入這場人類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與日本教科書相比,其明顯特征是將第二次世界大戰定性為法西斯(極權主義)國家陣營與反法西斯國家陣營的戰爭,并加以詳細說明。
“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美國、英國、蘇聯等國家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逐漸走向聯合”。
“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日本拒絕投降。中國等亞洲各國人民對日本侵略者展開了猛烈的進攻”。
熟悉中國歷史教科書的慶應大學副教授段瑞聰說:“中國政府繼續堅持抗日戰爭對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的觀點。這是因為中國政府認識到這與提高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有直接關系”。
此外,教科書還設有以下提問,讓學生思考。
“日本存在著‘日本作為世界上唯一的原子彈受害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受害者’的觀點,你有什麼看法?”
(佐藤和雄)
台灣 指出雅爾塔會議的重要性
台灣的教科書涉及亞洲・太平洋戰爭的內容出現在中國史和世界史部分。在廣泛使用的南一書局出版的《國民中學・社會》的中國史部分,“中日戰爭”的條目占1頁,對從偷襲珍珠港到投擲原子彈均有說明,并定位為“(中日戰爭)第二階段(中國)與盟軍并肩作戰”。
作為對中國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開羅會議和雅爾塔會議的記述配有照片。
“美國竟在中國既未與會、也不知情的狀況下,與蘇俄簽訂雅爾達秘約,出賣中國權益,對中國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世界史部分在兩頁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條目中寫道:偷襲珍珠港“使歐、亞兩大戰場合流”,在世界地圖上標示出中途島海戰等主要事件,表明大戰的擴大。在此也指出:“雅爾達會議遂成為影響戰後局勢的關鍵因素”。末尾將大戰總結為:“規模之大,史無前例,幾乎世界各洲受到影響,除造成數千萬人死亡,物資、金錢的損失更是難以估算”。
依據國民黨政權下“歷史課程標准”的教科書,在世界史部分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占了11頁多。有關日本的內容配有偷襲珍珠港、廣島原子彈爆炸、受降儀式3張照片進行了詳細說明。此外,在中國史部分寫道:“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戰場牽制了日本一百多萬的兵力,使日本不能傾其全力對美作戰。這些貢獻,實為同盟國獲得最後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強調了抗日戰爭的意義。
南一書局教科書編撰指導委員、政治大學歷史系周惠民教授在談到現狀時說:“與授課時間也有關系,戰爭的記述比較少。許多人連台灣有戰俘營,關押澳洲的戰俘等史實不知道”。
(田村宏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