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第8章 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上)

Posted March. 04, 2008 17:10   

한국어

第8章 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上)

兩條線改變了小城的命運

由於亞洲•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戰敗,東亞地區變成了東西兩大陣營尖銳對立的舞台。除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外,中國也扯入其中,導致在冷戰背景下發生了兩場戰爭。我們在第8章(上)中將提出朝鮮戰爭,在(下)中將提出越南戰爭問題,進而探討戰爭究竟給東亞的人們帶來了什麼?

 

兩條線改變了一個小城及其居民的命運。

日本戰敗後的1945年9月,美國和蘇聯為了分割占領地區劃定了北緯38度線。這條線也成為了朝鮮戰爭經過激烈攻防戰於1953年7月劃定的軍事分界線。最初是北方一側,後來變成了南方一側國家的一部分。由於南北分裂而撼動其命運的小城,它現在的情況怎樣呢?為此我前往韓國。

    

小城是鐵原,位於朝鮮半島正中,可謂半島的“肚臍”。鐵原地處廣闊而富饒的平原地區的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衝。日本殖民統治下的1914年,連接今天首爾(京城)與臨東朝鮮灣元山的京元線建成通車,途經鐵原。鐵原也成為延伸至風景名勝地金剛山的另一條鐵路的起點。鐵原站前銀行和商店鱗次櫛比,城中還有醫院和劇場,上水道也敷設齊備。作為一個約有2萬人生活的內陸中心城市,鐵原曾經十分繁榮。

我與調查地方史的金榮圭先生(45歲)一同走訪了據推測曾經十分繁華的地方。38度線以北約30公裡。眼前的農田留著積雪,一片灌木和枯草,丹頂鶴及白頸鶴在此棲息。看似一派寧靜的風景,可韓國的哨卡和掛有“地雷”字樣的紅色警示牌的鐵絲網卻告訴我們,這裡靠近軍事分界線。視野中數公裡前方的山巒就是北朝鮮。

曾經繁華的站前大街上,被燒得焦黑的牆壁、布滿彈孔的廢墟孤零零地佇立著。金先生解釋說:“朝鮮戰爭中,由於激烈的巷戰和轟炸,小城消失了。即便現在,這裡也是平民不得自由出入的區域,所以戰爭的創傷依然保留著。”

生於日本統治之下,直到朝鮮戰爭之前一直在站前鬧市區生活的金松一先生(77歲)講述的半輩子人生,鮮明地傳達著被兩條分界線阻隔的人們的悲哀命運。

1945年獲得解放的人們正想著這下子日本兵可走了,可轉瞬間進來了蘇聯兵。位於朝鮮半島中心的小城在居民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大國劃定的分界線的北側,變成了位於兩個陣營相互對峙的前沿城鎮。

第二年政府動員居民建成了北朝鮮勞動黨的辦公樓,小城裡到處懸掛著金日成的肖像。38度線由北朝鮮的人民軍實施警戒後,與南方的自由往來也被禁止了。“原來曾被強制學日語,這回又是共產思想了。我們只能服從,別無選擇。”

1950年6月,隨著開往38度線的部隊和坦克日益增多,不久戰爭就開始了。金先生當時上的高中的高年級學生和同期同學被強行征兵。金先生躲藏起來,但聽說父親遭到監禁,就出來自首了。他作為人民軍士兵跟著坦克隊向南進發。人民軍越過了首爾的漢江,由於遇到美軍的反擊被迫後退。約一百天後返回鐵原時,他翻山越嶺逃脫了。第二年他在避難的美國空軍基地當了酒吧服務員。

有一次,一個軍官客人洋洋得意地講起自己的戰果。金先生聽到轟炸的地點是“三角(triangle)”,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持續發生激烈攻防戰的鐵原平原當時被稱為“鐵三角地帶”。“我所在工作地的部隊轟炸了我的家鄉。人生真是變化無常啊!”

以美蘇為後盾,1948年朝鮮半島上出現了南北兩個政權。無論是大韓民國(韓國)的李承晚總統,還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朝鮮)的金日成首相都曾考慮進攻對方。雙方的軍隊隔38度線相對峙,有時也發生武力衝突。我在鐵原所見到的親歷戰爭的人們談起當時的氣氛,都異口同聲地說:“戰爭無論如何無法避免。”

因“幫助了北方”而被強行帶走/農民等153人被槍殺

由於美國麥克阿瑟率領的聯合國軍隊及中國軍隊的參戰,同一民族同胞之間的戰爭變成了大規模的國際戰爭。前線反復變動,時而在南邊,時而在北邊,老百姓每次都倉惶逃難,身無分文,或者為了生存只能服從當時的占領者。

首爾郊外的高陽市。登上主干路旁的小山丘,可以看到像井一樣敞口的黑暗深坑。1995年,這裡發現了153人的遺骨。

朝鮮戰爭開始數日後,這一帶成為北朝鮮的控制區,可不到3個月又被韓國搶回。因為“幫助了敵人”,農民們被右翼團體和警察強行帶走,在深坑前被一個個槍殺了。死者當中也有少年少女。因遺屬們的要求,國家的獨立機構“真相•和解委員會”(旨在查明真相達成和解的既往事件處理委員會)經過調查,07 年承認那是“警察實施的非法集體槍殺事件”,提出了國家應正式謝罪的建議。

冷戰時期的戰爭在意識形態對立的背景下導致很多慘劇,也發生了美軍實施的屠殺事件。市民團體認為,在朝鮮戰爭前後屠殺的平民估計達100萬人,但在90年代前半期以前軍人執政時期,遺屬們被迫保持著沉默。

作為真相•和解委員會的常務委員致力於集體屠殺事件調查的聖公會大學教授金東椿指出,對於民眾來講,屠殺就是戰爭。

“參與了屠殺的警察及右翼團體中,協助日本進行殖民地統治的人很多。美蘇劃定38度線也是為了解除日軍的武裝。分裂與戰爭的悲劇也是殖民地統治的產物。”

“保衛自己的土地”/中國志願兵也上了戰場

因為朝鮮戰爭,支援南北雙方的二十幾萬外國士兵做出了犧牲。其中也有中國方面的死亡及下落不明者約達18萬人。中國為何派出大量士兵去朝鮮半島呢?

乘坐由北京開往平壤的夜間列車14個小時。從臨近中朝兩國邊境的遼寧省丹東火車站坐汽車5分鐘來到了鴨綠江邊,對岸的北朝鮮近在眼前。江正中是國境線。江上橫跨著“中朝友誼橋”,卡車一輛輛地通過。據說,中朝貿易約7成都經由丹東。大橋原本是在中國東北“滿洲國”時期的1943年由日本修建的。還有一座與之并行的大橋,因在朝鮮戰爭中靠北朝鮮的部分被炸塌了,故稱“鴨綠江斷橋”。這座橋也是日本“合并”了大韓帝國的第二年,為了連接南北縱貫朝鮮半島的鐵道與中國大陸的鐵道而由日本建造的。過去被稱為“安東”的邊境城市丹東曾經是日軍侵略中國大陸的據點。

我尋訪了“抗美援朝紀念館”。它坐落於一座俯瞰市區的小山上,是記述朝鮮戰爭歷史的設施。館內陳列著生鏽的槍支、手榴彈、衝鋒號和被擊落的美軍飛機殘骸。還有金日成寫給毛澤東的求援信,稱“朝鮮不能成為美帝的殖民地。”以及領袖的長子毛岸英等死於朝鮮戰爭的“英雄”的胸像。

趙業君館長說:“丹東不僅僅是離朝鮮戰場近,還多次遭到轟炸,死傷不少人。戰爭是保衛中國、保衛丹東之戰。”韓國與聯合國軍隊越過38度線向北挺進的1950年10月,中國的“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丹東成了出擊和軍需補給的基地。據說,司令部曾設在現在博物館所在的小山上。

我見到了曾經參戰的老兵。84歲的孫景坤老人是丹東人。日本戰敗,關東軍撤走以後,在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改革中,原來是佃農的孫先生也分到了土地。

我問起他渡過鴨綠江上戰場時的想法,老人這樣回答了我:“雖說一直見不到妻子很難受,可美軍隨時都可能打過來啊。我當時想,就算是為了保衛好不容易到手的土地,也要拼死戰斗。”據說他在戰場上多次與美軍展開肉搏戰,殺死了21個人,同一部隊120個人中生還的只有5人。雖然老人腰部炸進了炮彈碎片,肩頭也中了子彈,但與妻子重逢了。

新中國在參戰的前一年剛剛成立,控制地區尚未及全國,由於與國民黨的內戰,滿目創痍的國土百廢待興。是什麼成了參戰的決定性因素呢?研究冷戰時期中國外交的北京大學教授牛軍作了這樣的解釋:

“中國在1950年秋曾准備出兵台灣,但隨著朝鮮戰爭的爆發,美軍第7艦隊封鎖了台灣海峽,局勢更加緊張。另外,蘇聯暗中要求中國,如果金日成打敗了,就在中國東北接納流亡政權。如果那樣的話,就形成了隔著一條鴨綠江直接與美軍對峙的局面。” 

中國方面希望避免在大陸的“中美全面戰爭”的危險性,美國也同樣如此。杜魯門總統解除了主張使用原子彈和台灣國民黨派兵的麥克阿瑟的職務。3個月後的1951年7月開始了停戰談判。由於朝鮮戰爭,中國增強了對北朝鮮,而美國增強了對韓國的影響力。朝鮮半島的命運反映著大國較量的結構至今沒有變化。

話題再回到鐵原。

停戰後,成為一片廢墟的舊市區已經不見,被距離十幾公裡以南鐵原郡的新中心街區取而代之。在這裡安家落戶的人們當中,有不少故鄉在北朝鮮的“失鄉民”以及妻離子散的家庭。在適逢京元線通車90周年的2004年,那些居民聚集在鐵原車站的遺址,祈願因朝鮮戰爭被切斷的鐵路得以復原,實現和平統一。

最近,一個令人欣喜的消息傳到了居民耳中。修復通往鄰郡中斷的鐵路,包括鐵原郡內的部分鐵路修復工程將於3月開始。在拜訪郡政府時,鄭鎬祚郡守(郡長)向我講述了自己的夢想。“鐵原是連接南北的城市。如果實現了統一,這裡有可能成為新首都啊。雖說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實現。”

(中野晃)

【照片說明】鐵原的勞動黨辦公樓遺址。頂棚已塌,牆壁上彈痕累累。金松一先生給我們看了描寫往昔小城面貌的畫。(韓國江原道 中野攝影)

改變戰後日本的發展進程

朝鮮戰爭給日本帶來了什麼呢?

戰爭的“特需”成了日本戰後復興的起爆劑。警察預備隊(自衛隊)的創設、媾和及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戰爭中的一系列事件是美國戰略的反映,日本成為針對共產主義陣營的“防波堤”。

成為防波堤的重要基地就是衝繩。也有美國的研究人員指出,由於朝鮮戰爭,原子彈曾被運到嘉手納基地,為了進行試驗,投擲模擬原子彈和巨型炸彈的轟炸機曾多次飛赴北朝鮮。

當時住在基地附近的恩納村的大城保英先生(67歲)每晚都看見飛過東海從北方歸來的螺旋槳式轟炸機。停戰談判中的1953年4月,美軍發出土地征用令,驅逐了抵抗的民眾,用推土機毀壞了房屋和農田,增建了新的基地。

  琉球大學名譽教授比屋根照夫指出:“通過朝鮮戰爭,美國重新認識了衝繩作為軍事基地的重要性。”在後來的越南戰爭中,衝繩成為了最大規模的轟炸基地。

【關鍵詞】 朝鮮戰爭

始於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3日達成停戰協定。至今仍處於“停戰”狀態。

在韓國,因開戰的日期而將此次戰爭稱為“6.25戰爭”或“韓國戰爭”;在北朝鮮則稱為“祖國解放戰爭”。曾參戰的中國稱之為“抗美援朝戰爭”,意即抵抗美國的侵略,支援朝鮮。

1948年成立的韓國和北朝鮮都將整個朝鮮半島視為自己的領土,認為對方“不合法”。最初,朝鮮戰爭圍繞著政權的正統性而進行,帶有很強的內戰性質,但由於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隊和中國軍隊的參戰而演變為國際戰爭。蘇聯的空軍飛行員也參加了北部一方的戰斗。日本也應美國方面的要求,秘密地派出掃雷艦,死亡1人。

【關鍵詞】 戰爭的經過

1950年6月25日北朝鮮軍隊越過38度線向南侵犯,3天後占領首爾。美國譴責其為“侵略行為”。1950年7月在蘇聯缺席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上通過了派遣“聯合國軍隊”決議,以美軍為主,英法等共計16個國家派出了戰斗部隊。

北朝鮮方面曾進逼至釜山附近的洛東江,後韓國方面趁麥克阿瑟率聯合國軍隊登陸仁川之機於9月奪回首爾。10月越過38度線,占領了平壤,部分韓國軍隊到達了中朝邊境沿線。同月中國派出人民志願軍後形勢發生逆轉。北朝鮮方面於1951年1月再次占領首爾,但兩個月後韓國軍隊重新將其奪回。之後,戰線在38度線附近反復進退。

同年7月停戰談判開始,由於分界線的位置及俘虜問題的處理,難以達成一致。為在談判中占據有利地位,激烈的攻防戰持續不斷。1953年3月蘇聯斯大林去世後,談判正式展開。7月聯合國、北朝鮮和中國軍隊三方簽署了停戰協定,而韓國卻沒有參加。

停戰協定中劃定了將韓國與北朝鮮分開的新的軍事分界線,分界線南北各2公裡被定為非武裝地帶(DMZ)。

【備忘錄】金日成(1912~1994)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朝鮮)建國時的首相。1972年就任新設國家主席一職,至1994年去世為止一直為北朝鮮的最高領袖。他曾在中國東北等地開展抗日游擊運動,日本戰敗後與蘇聯軍隊一起進駐平壤。在朝鮮戰爭中,他是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在以後中蘇對立的背景下,金日成提出獨自的“主體思想”,鞏固了獨裁體制。1994年即將舉行首次南北首腦會談之際突然去世。

【備忘錄】李承晚(1875~1965)

大韓民國(韓國)的第一代總統。曾因參加獨立運動入獄,後赴美。曾任設立於上海的臨時政府首領,但直至解放以美國為據點開展活動。1945年10月回國後,他集中了右派的支持力量,1948年在經過南朝鮮的一黨選舉後建立的政府中就任總統。朝鮮戰爭後加強了獨裁,雖因贏得1960年的選舉第4次當選了總統,卻因聲討政權腐敗及不正當選舉的學生示威游行即“4.19革命”而辭職,逃亡至夏威夷。

教科書比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亞許多國家都被卷入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關於這兩場戰爭,東亞的中學生教科書是如何描述的呢?

● 日本——輕描淡寫地描述了最基本的事實

在日本,中學教科書用得最多的是東京書籍出版的《新社會 歷史》,它沒有把朝鮮戰爭單獨作為一項。而在記述聯合國的成立與冷戰的“兩個世界與亞洲”這兩頁單元裡,設立了“殖民地的解放與亞洲”項目,其中僅有7行涉及了朝鮮戰爭。

  “朝鮮雖然從殖民地得到了解放,但以北緯38度線為界,北面由蘇聯占領,南面由美國占領。1948年,北面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朝鮮),南面成立了大韓民國(韓國)。1950年,北朝鮮侵犯韓國,爆發了朝鮮戰爭。以美國為中心的聯合國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分別支援韓國和北朝鮮,戰爭一直持續到1953年簽署停戰協定。”

  盡管由於學習指導綱要修改、減少了課時,削減了教學量,但不可否認,它給人的印象是僅對最基本的事實做了輕描淡寫的排列。

  然而,該出版社在15年前的教科書同樣是“兩個世界與亞洲”的單元卻用了7頁篇幅。設條目按序為:聯合國的成立→亞洲等各民族的獨立→美國與蘇聯的對立→兩個世界與冷戰→朝鮮的分裂與新中國→占領政策的轉換→朝鮮戰爭→舊金山媾和會議,對因果關系也做了說明,容易理解。

  渡邊能理夫社會編輯部長說,“用多少篇幅來說明朝鮮戰爭與日本的關系是問題。由於高中考試需要了解最基本的情況,所以現在的教科書比起說明戰爭的背景,更傾向於排列事實。如何處理戰後的歷史和冷戰結構是一個課題。

  對越南戰爭的描述,現行的教科書也僅有3行。15年前的教科書包括對戰爭背景的說明有1頁篇幅。 (大久保真紀)

● 韓國——對戰況也有說明,用3頁篇幅詳細描述

在韓國,由於朝鮮戰爭於6月25日爆發,所以稱為“6・25戰爭”, 亦稱“韓國戰爭”。在教科書裡多稱為“6・25戰爭”。在教授世界史領域的《社會2》和韓國史的《國史》(國定1類)都設置了關於這場戰爭的內容。在國史部分理所當然地從戰爭的原因到其影響用3頁的篇幅做了如下詳細說明。“北韓”指北朝鮮,“南韓”指韓國。

  “北韓共產政權與蘇聯簽定了秘密軍事協定,一方面增強軍力,一方面抓緊對大韓民國進行武力南侵的准備。”

  “北韓(中略)對南韓進行和平攻勢,掩蓋其南侵意圖,於1950年6月25日凌晨在38度線開始全線南侵。”

  然後用地圖配合,對聯合國派兵、仁川登陸反擊戰、“中共軍”的介入等,一直到1953年停戰的整個戰況做了說明。

  在指出僅韓國就死傷150萬人,產生了戰爭孤兒和離散家庭、國土荒廢、經濟設施遭到破壞等問題後,對戰爭的影響做了如下敘述。

  “由於戰爭,南北韓的敵對情緒日益擴大,其結果,遠離了和平統一,進入了對抗局面,民族悲劇加重。”

  國史編篡委員會金得中博士說,“首先應該教授學生的是,戰爭起因於北韓的南侵,發生了很多災難”。金博士說,最近的研究表明1949年前後經常在38度線發生糾紛,韓國的李承晚總統也提倡“北進統一”,但“還沒有反映到教科書裡”。

  關於越南戰爭,國史教科書僅用不到1行的文字記述了朴正熙政權“向越南派遣了國軍”的事實。 (櫻井泉)

● 中國——強調是保衛祖國的戰爭

在中國半數以上的學校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國歷史》稱朝鮮戰爭為“抗美援朝戰爭”。意思是抵抗美國的侵略,幫助北朝鮮的戰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確立”的單元當中,用了5頁篇幅做了描述。到底是戰爭當事人,除使用地圖和圖片外,文字說明也很詳細。記述是這樣開始的。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悍然派兵侵略朝鮮。以美軍為主的所謂“聯合國軍”越過“38度線”一直打到中國邊境鴨綠江邊(略),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台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美國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

  了解中國歷史教科書的慶應大學段瑞聰准教授指出,“過去說是美帝國主義發動了戰爭,現在改為‘爆發了內戰’,顯然有了變化”。

  關於參戰,強調是為“保衛祖國”而戰,是這樣寫的: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請求中國政府派兵援助。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

  另一方面,越南戰爭納入在《世界史》的教科書中。登有一張美軍照片,說明不長,僅有“美國從60年代初起侵略越南。在利用越南人打越南人和美國直接出兵先後失敗”等3行記述。(佐藤和雄)

● 台灣——焦點在美台關系的變化

  台灣的教科書把朝鮮戰爭稱為“韓戰”,這是因為把北朝鮮稱為北韓,稱韓國為南韓的緣故。在世界史、中國史、台灣史的各個領域都有記述。但對越南戰爭僅在世界史領域有記述。

  被廣泛使用的是南一書局的《國民中學・社會》,在其世界史部分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區域衝突”項目下,包括圖片在內,對朝鮮戰爭用了不到1頁、對越南戰爭用了1頁的篇幅做了記述。關於朝鮮戰爭的爆發是這樣記述的:

  “1950年,北韓在蘇聯的指使下進攻南韓,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出兵支援南韓,并以美國的麥可阿瑟將軍為統帥。”

  另外,在台灣史部分也有4行左右的文字敘述:

  “政府遷台初期,局勢危殆,直至韓戰爆發,美國派遣艦隊協防台海安全,局勢才逐漸穩定。民國四十三(1954)年更進一步簽訂中美共同防御條約,加強中美合作。”

  在中國史部分的“中共建政後的概況”項目下,登載了“抗美援朝志願軍”的照片,有3行左右的說明。

  根據在國民黨政權下的1983年“歷史課程標准”編寫的教科書,在世界史部分登載了1頁大的關於朝鮮戰爭的地圖,但說明極短。

  南一書局教科書編撰指導委員、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周惠民說了詳細記述朝鮮戰爭的目的。“以前大學生對韓戰幾乎是沒有概念,但韓戰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韓戰,台灣的地位可能改變了。”

  關於越南戰爭做了這樣的說明:“美國為了防止共黨勢力趁機席卷東南亞,乃派兵介入越南戰場。”還登載了逃散的越南兒童和美國反戰游行的照片。(田村宏嗣)

【照片說明】

1950年10月為在朝鮮戰爭中與美軍戰斗,中國志願軍渡過鴨綠江。同樣照片登載在中國與台灣的教科書裡。

人的欲望暴露無遺的近代

世宗大學副教授 朴 裕河

  為什麼要學習歷史?那是作為一個生活在當今世界上的人要了解“現在的結構”。為了理解東亞的結構,我選擇了這些大事,其中以戰爭、殖民地、冷戰為主。

  近代是帝國主義的時代,人的欲望充分暴露了出來。為了隱藏這種欲望,歧視和統治這種暴力以人們看不見的形式被結構化。隨著交通手段的發達,以前很難見到的人們變得很容易相聚。在政治和資本的力量作用下,人們在活動,相遇,產生著糾葛。

 ①的日清戰爭(甲午中日戰爭),是近代日本企圖統治琉球和北海道等帝國主義的欲望完全暴露的第一場對外戰爭。結果得到了殖民地台灣。②的日俄戰爭,是為了統治朝鮮而進行的戰爭,把朝鮮變成了殖民地。伴隨著①和②,人們開始遷移。在開拓的名義下,許多人都懷抱帝國的欲望來到中國大陸,但我們應該看到這樣的兩重結構,即他們大多數是在日本居無定所的人們,實際是“棄民”。

  近代以後的日本不滿足於對台灣和朝鮮的統治,高喊對本國的“威脅”,懷抱統治中國的欲望,③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所發生的事情。

  ④是為了讓現在的日本年輕人進一步認識到,民主化和放棄戰爭等戰後理念保持到今天不容易。與⑤相關聯,在想到戰後理念的同時,也希望能一起討論日本對戰爭和殖民地統治的責任意識還不充分這個事實。東京審判沒有追究日本殖民地統治的責任也有影響。

  所謂“圍繞歷史的糾葛”,就是圍繞靖國神社、“隨軍慰安婦”等問題在近代以後的日本、中國和韓國之間的糾葛。這也許與各國只教授對本國有利的事情有關,但我希望這能成為日本重新認識戰後“局限”的契機。

  還有些沒有排順序的事件,如暗殺伊藤博文和閔妃,對事件的評價另當別論,如果不知道這兩人的死,就無法在韓日之間進行對話。我特別希望年輕人了解這件事。南京屠殺也是一樣,鄰國的人們都知道的事情,作為生活在東亞的人應該知道。

  亞洲太平洋戰爭一般被認為是日本與美國的戰爭,但不能忘記其背後有與亞洲的戰爭和殖民地統治。如果記憶當中只有日本的戰敗,那麼日本的受害者印象就會占據記憶的中心。都說台灣比韓國親日,但那是與中國的共產主義對立的結構性結果。由於怕被納入中國的體系,所以必須要一直保持對日本殖民地時代那種好印象。

  最後是“朝鮮的分割與戰爭”。分割不僅是朝鮮內部的問題,它是日本殖民地統治的結果,另一方面是美蘇介入朝鮮半島和發生代理美蘇戰爭的結果,并與後來的冷戰結構密切相關。我希望能從這樣的角度來理解朝鮮的分割。

  應該記住的是用武力鎮壓1948年發生在濟州島民眾起義的四三事件是它的前奏。有的人從島上逃到了日本,成為與在日朝鮮人有密切的關系事件。(采訪人:櫻井泉)

[我選出的10件大事]

①日清戰爭與台灣的殖民地化

②日俄戰爭與朝鮮的殖民地化

③日本對中國的勢力擴張與日中戰爭

④戰後日本的出發點(放棄戰爭與民主化)

⑤“戰後”的局限與日中韓圍繞歷史的糾葛

(以下不按順序)

○暗殺閔妃、伊藤博文

○南京屠殺

○亞洲太平洋戰爭與日本的戰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與戰後的台灣

○朝鮮分割與戰爭(包括濟州島四三事件)

[簡歷]

  朴裕河:1957年生。曾在慶應大學、早稻田大學大學院學習日本近代文學。提倡日韓相互自制與寬容的《為了和解》(平凡社)獲大佛次郎論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