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的週末天氣預報4周連續報錯,從而引起了市民的抗議。
18日下午11點(上週五),氣象局預報:“19日上午,南部地區開始將出現降雨天氣,直到下午擴散到全國地區。忠清地區降雨量將達到5∼30毫米”。
不過事實上,從19日淩晨忠清地區就開始下了一場(降雨量每小時50毫米左右)大雨。當日上午,忠北地區的降雨量就已經達到了150毫米。氣象局沒有預報將雨的首爾和京畿地區也下起了大雨。上午8點35分,氣象局發佈了暴雨警報。
氣象局的樸慶喜通報員解釋:“夜間北太平洋高氣壓快速擴散,從而形成的強降雨,快速移動到我國地區。因此上午開始,首爾、京畿南部、忠清地區才出現降雨天氣”。
一周前預報12日天氣時也曾報導:“忠南西海岸和濟州島將出現降雨天氣,而首爾、京畿等首都圈將是炎熱的天氣”。
不過,12日上午3點開始首都圈卻出現雨天氣,上午雨勢稍微弱,但下午卻下起了一場雷雨。
上個月28日開始,氣象局連續4週報錯了週末天氣,發怒的市民們開始在氣象局網站發洩自己的不滿。
一位線民寫道:“氣象局預報下午或傍晚出現雨天氣,所以計畫週末上午搬家。不過一起來就發現,淩晨開始就下雨了”,“連5小時以後的天氣也無法預測,太離譜了”。
另一位線民寫道:“前天女兒預測‘明天淩晨似乎會下雨’,不過我卻反駁說氣象局預報‘下午才會下午’,原來氣象局的預測能力還不如小學6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
氣象局反復出現失誤證明瞭氣象觀測資訊的不完整性和數值預測系統的局限性。
氣象觀測資訊越周密,預報的準確度越高。氣象局對西海和中國等地區的觀測網並不周密,因此根據觀測資料預測未來天氣的數值,預測系統也無法準確的預測出未來天氣。
氣象局公報官金承栽說:“正確預測降雨時間或強弱等方面確實有科學的局限性”,“不過2010年我們將進口英國的數值預測系統(世界排名第二位元),和計算速度比現在準確10倍的超級電腦,今後的預測準確性會明顯高於現在”。
劉德英 fired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