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的美元基準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世界第15名,同比下降了一位。韓國的經濟規模從2003年的第11名下降到了2004年的12位,被印度領先。之後2005年和2006年又被巴西和俄羅斯超過,去年又落後於澳大利亞。雖然受到了去年韓元貶值,以美元計算有些不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世界中韓國的威信已經下降。
韓國在1960年代正式開始經濟開發後,實現了世界上少有的高速度成長。但是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過激的勞動運動成了經濟成長的絆腳石,經濟陷入了“低成長的深淵”。世界經濟處於盛況的盧武鉉政府5年期間,韓國平均實際經濟增長率僅為4.4%,低於世界平均水準(4.6%)。全球經濟危機爆發的去年第4季度,增長率比前一季度下降了5.1%。
與進入市場經濟的大隊、正在實現急速增長的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我們比這些國家缺乏國土面積、人口、資源等。在資金和人隨時跨越國境的全球經濟開放經濟時代,韓國如果不想被擠出領頭集團的競爭,就要改變國家發展戰略、社會系統和國民意識。
要保住電子、汽車、造船、鋼鐵等過去“開發年代”時期萌芽並能支撐目前韓國經濟的製造業競爭力,同時要儘快開拓新產業的道路。如今,要加速發展能與發達國家進行競爭的國家戰略和企業戰略,如引導綠色成長的新再生能源產業在內的生命工程學(BT)、新材料納米融合、新時代移動通信等新成長動力。如果像韓國這樣規模的“中間國家”要實現發展,必須大膽開闢“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我們的經濟構造非常依賴出口。出口和內需要實現一定程度的均衡,這樣外部衝擊到來時內需可以起到緩衝作用。特別是要擴大國際競爭力較低的醫療、教育、媒體等尖端服務產業的市場。這不僅是減少局部流通、引進外資、啟動經濟的道路,也是創出高品質就業機會的近道。
為了韓國經濟的飛躍,教育政策和勞動政策跟經濟政策一樣重要。教育部門要培養可以在世界競爭中勝利的全球性人才。而且,改正世界最落後的工會與公司的關係,才能實現人力資源的潛在力。對導致工廠停止運作的非法罷工和麻痹城市的暴力示威確立嚴正的法治,也是持續增長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