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點評】中韓造船業大逆轉

Posted November. 09, 2009 09:06   

한국어

2006年,我國造船所橫掃著世界前七時,當時排在第五的STX造船開始擴張設施。當時,若想躍進世界頂級造船所的行列,則需要100萬坪以上的用地。但是,在接下來的5年時間裡,從慶南鎮海造船所周圍確保到的用地僅有5000餘坪。因為地主的不協作與二重、三重規制,STX造船最終將目光轉向了中國。當時排在第六的韓進重工業也於當年選擇了非禮賓蘇比克灣為新的造船用地。若包括其他合作企業在內,則相當於將至少10萬以上的就業崗位安排在海外。

▷十年間一直獨領世界第一的韓國造船業,首次被中國趕超。訂貨量方面,中國的訂單餘量(從所有訂貨量中去除已完成建造、完成交貨後的剩餘訂單量)為34.7%,超出了韓國約1%的百分點。中國今年的訂貨量為142艘,佔據著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訂貨量。這些得益於中國在人民幣的帶領下橫掃低價訂單,同時借助中國政府的支援,獨攬了本國全部的船舶訂單。雖然在LNG船、海洋成套設備等高附加價值領域上我國仍處於領先地位,但目前情況不容樂觀。若目前這種態勢持續下去,我國恐將在此領域也遭到反超。

▷中國的造船業能夠躍居世界第一,其中國領導人在背後的熱心支持影響甚大。中國領導層每回訪韓都會參觀大企業和大工廠。1998年,當時的國家副主席胡錦濤訪問了三星電子和現代汽車、現代重工;2003年,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站吳邦國則參觀了LG電子的平澤工廠和現代汽車的蔚山工廠;2007年,溫家寶總理破例訪問SK電信,在當時爆出“世界工廠”中國已對韓國製造業失去興趣的分析。

▷如果說中國政治人士們爭先恐後的為扶植電子、汽車、造船等製造業而努力,韓國則熱衷於壓制本土大企業。未曾用心聽取只需一年便可建成的工廠,卻因許可問題而耗費3至5年時間的企業苦衷,反而以出資總額規制、首都圈規制等限制企業活動,為企業套上層層鎖扣。以此分析,我國是一個非實用性的國家。若想像一下我國企業今後在汽車、電子等領域也重蹈造船業的覆轍,令人雙眼發暈。

評論員:樸永均 parky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