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個體工商戶過剩,主要原因在於未形成企業型工作崗位

[社論]個體工商戶過剩,主要原因在於未形成企業型工作崗位

Posted March. 02, 2010 09:42   

한국어

去年年底,國內個體工商戶達到551.4萬,創下了開始進行統計的1999年以後的最低值。去年,個體工商戶比前年減少26.5萬,超過了臨時工(19.1萬人)的下降幅度。因為競爭激烈且經濟蕭條,出現了許多暫停營業或者直接停業的商戶。另外,雖然在營業,但是在10家工商戶中,虧損的工商戶就超過了6家。

根據大韓商工會議所提供的資料,2008年韓國住宿餐飲領域的個體工商戶人均佔有量達到了美國的4.5倍。就業人士中,個體工商戶的比重為33%,是經合組織(OECD)平均為16%的2倍。與市場規模相比,工商戶與從事人員過多,且因為競爭過於激烈,造成了慢性經濟蕭條。通訊、快遞及信用卡行業間的競爭也變得日益激烈。可以說這是一種競爭激烈但效益過低的red ocean。

個體工商行業雖然附加價值低且增長趨勢緩慢,但是有許多人在從事這些行業。這是因為韓國缺乏工作崗位,而且加入高附加價值服務產業有較多的障礙因素。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KIEP)指出,韓國的服務行業市場壁壘指數(指數越高,障礙越多)為1.36,這一數字高於美國(1.06)、加拿大(1.07)及日本(1.11)等國家。韓國開發研究院(KDI)醫療服務產業指出,不必要的規章制度使韓國出現了較為落後的景象。

經合組織首席經濟學家Criscuolo於2月在首爾舉行的研討會中指出:“韓國對服務行業進行過分管制,低生產性最終會對製造行業與其它產業帶來不利的影響。”韓國的服務產業在OECD處於最低水準,如果多開放市場並擴大投資,必定可以提高競爭力並創造更多工作崗位,製造業也將產生更多國際化的優秀人物。

去年,因為受到相關人士的壓力,政府甚至沒能為服務產業先進化開辦一次公開會議。如果總統李明博、計畫財政部長官尹增炫及知識經濟部長官崔炅煥要遵守承諾,就應當在服務產業找到創造工作崗位的動力。為此,國會上半年的會議應當取消各種障礙因素。如果經濟自由區也無法通過外資盈利法人進入,服務領域就無法實現先進化。只有提高服務產業的出口競爭,才可以擴大中國與印度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