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美國生物學家格裡高利•平克斯用一種叫炔諾酮的合成物質,抑制了兔子和老鼠的排卵。平克斯在婦產科醫生約翰•洛克的幫助下,用它研製成了藥片。這就是20世紀最佳發明避孕藥的誕生過程。這種藥物的原理是,會使人體腦下垂體產生人體已經懷孕的錯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藥片使用後,女性有史以來第一次從“不情願的懷孕”恐懼中解脫了。
▷初期避孕藥荷爾蒙濃度高,服用後有感到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不僅如此,使用人群的乳腺癌發病率較高。現在的避孕藥荷爾蒙濃度已經減少為以前的十分之一以下,副作用遠遠少於以前。政府呼籲家庭計畫時,韓國曾將避孕藥列入普通醫藥品,但世界各國有不同的趨勢。即便安全性得到了提升,避孕藥不可能沒有副作用。與事後服用1次的避孕藥不同,事前避孕藥要在可妊期間持續使用,因此對於安全性的要求很高。
▷食品醫藥品安全廳時隔12年再度分類醫藥品,已將事後避孕藥分類為一般醫藥品,把事前避孕藥分類為專業醫藥品。韓國女性團體聯盟對此表示反對,稱“將事前避孕藥分類為專業醫藥品,侵犯了女性對於懷孕與否的決定權。”各大學女學生會持有不同的意見。高麗大學持反對態度,稱“這侵害率女性的性相關決定權”。相反,延世大學和漢陽大學支持該制度,表示“這樣可以避免濫用藥物”。並沒有證據顯示避孕藥或者避孕教育會讓年輕人婚前有性生活紊亂。相反,如果上學期間懷孕,有可能會讓學業無法延續下去。
▷女性的性相關決定權和健康權都是重要價值。在美國、加拿大及歐洲的多數國家,事前避孕都會先到醫院開處方。例如瑞典、挪威等性意識比較開放的國家,會把事前避孕藥物分類為專業醫藥品,但青少年有權利更換主治醫師。如果女兒換了主治醫生,父母會認為女兒有性生活。這是預防不希望的懷孕,保障女性私生活的保健系統。韓國也需要出臺同時滿足女性避孕及健康需求的方案。
評論員:鄭星姬 shchu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