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又一個經濟烏雲,國際穀物價格暴漲

[社論] 又一個經濟烏雲,國際穀物價格暴漲

Posted August. 16, 2012 08:41   

한국어

從6月開始,國際穀物價格正持續上漲。上個月底,玉米價格達到323美元/噸,大豆價格達到634美元/噸,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這一價格超過了2008年巴西、墨西哥等地因為穀物波動發生暴動時的價格。與一年前相比,大麥價格上漲35%,達到了37美元。穀物價格暴漲,是因為世界最大穀物生產國美國發生了50年一遇的旱災。農產品價格上漲造成的物價上漲被稱為“農脹(agflation)”,是農業(agriculture)和通貨膨脹(inflation)的合成詞。

韓國的穀物自給率僅為27%,是世界第五大穀物進口國,幾乎所有大麥和玉米,91%的大豆都依賴進口,因此不得不擔憂穀物價格會造成物價上漲。速食麵、冰感、豆奶等的價格已經開始上漲,啤酒和飼料價格也有上漲趨勢。因為進口總額增加,貿易指數也在承受負擔。日後的局勢更加嚴峻,如果國際股價上漲,未來的4~7個月以後,會全面反映到物價。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預測,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的韓國國內大麥價格會比目前上漲27.5%左右。韓國不僅面臨出口額下降的危機,就連物價也面臨大幅上漲的危機。

如果物價上漲,國民的生活壓力就會增加,因為食品會佔據支出的更大一部分。即便物價不上漲,韓國經濟也面臨歐洲財政危機帶來的“需求萎縮”危機。預計歐洲經濟很難在幾年內好轉。國際油價居高不下,加上農脹衝擊,韓國經濟就會面臨低增長高物價的滯脹。如果物價上漲,銀行無法對外投放資金,屆時就更難以克服經濟蕭條局勢,並陷入經濟停滯的惡性循環。

農林水產部近期出臺的政策是,對大麥和大豆持續適用免稅政策,吸引金融投資,用大米替代大麥。這些政策實際上原封不動地抄襲了2008年波動時的對策。去年,政府曾經計畫在美國芝加哥建立國際穀物公司並從該公司直接進口穀物,但該計畫早已泡湯。

各界擔憂農脹會持續到明年,因為美國的農作物前景在日益惡化,而且東歐和俄羅斯的濃縮物也在減產。不僅如此,異常氣候變得日益嚴峻,而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糧食需求一直呈上漲趨勢。所以,有必要積極參與國產農作物替代產品消費活動,同時確保國外糧食基地,建立中長期應對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