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近日把共同住宅的白天噪音標准,從‘5分鍾平均55dB’大幅強化爲‘1分鍾平均40dB’。過去沒有的‘瞬間最高噪音’標准, 也新設爲白天55dB,夜晚50dB,從而讓受害者能容易提出問題,從明年起也可以在現實上進行金錢賠償。修改層間噪音標准,從2002年建立標准以來過了11年才得以更換。
樓房等共同住宅的層間噪音民怨,在最近5年間急劇增加了3倍。近期還有口角之爭後用凶器捅鄰居,或者蓄意放火等可怕的事情。大城市的共同住宅居住比率超過80%,在這種情況下已成爲不能耽擱的社會問題。即使不施行這種標准,建造樓房的建築企業應建造成不會發生層間噪音問題的住宅,還需要開發適當的隔音技術。當局的竣工檢查也需要大幅度強化。如今我們要建造符合所得10萬美元時代的住宅,並且壽命最少在30年,而不是所得3萬~4萬美元時代的住宅。
問題是已經建造完的樓房。這幾乎不可能安排根本對策。有重新施工地板般在全體房間裏鋪設厚厚的墊子塊的方法,但很難強制執行,而且費用也高。自治體出面也只是通過受害者咨詢中心緩解矛盾的程度。最重要的是居民之間互相尊重、相互關懷,壹同把共同體文化打造爲活性化。室內鞋的使用、預防教育、在電梯裏打招呼、登載信息、組織居民調整委員會等需要從小事起實踐。受害的法律救助應是最後的手段。
日本有很多木造住宅,所以隔音技術非常脆弱。包括沖馬桶的聲音,連上下鄰居家裏說話的聲音都聽得見。但是日本人的不給他人添麻煩的文化已深深印在身體裏,所以用互相小心的方式來預防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