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日本海女,濟州海女

Posted September. 09, 2013 03:53   

한국어

近日,日本掀起“海女”的風潮。催化劑可能是因爲4月起播放的NHK早晨劇場《海女》。劇情爲在東京沒能適應學校生活的女高中生,來到母親的故鄉日本東北部岩手縣的壹個漁村,繼承外婆成爲海女的內容。海女通過偶然的機會成爲全國知名的青春偶像,但3‧11東日本大地震爆發後再次回到故鄉,成爲地區複活的標志。電視劇的每壹集都記錄著超過20%的收視率。爲電視劇拍攝地的岩手縣久慈市裏湧入了遊客,還有藥成爲海女的20多歲女性。海女牽引著東日本大地震最大受害地岩手縣的複興。

然而,日本海女原來的麥加並不是東北部地區,而是三重縣鳥羽市和志摩市。全日本地區2174名海女中,有壹半在這個地區。這些城市爲正在衰落的地區再生,正全力傾注于海女文化複興上。5、6日,邀請了常駐日本東京的10多名外信記者,爲宣傳海女也是如此努力的壹部分。在全世界當中,只有日本和韓國存在海女。不僅是德國、法國、瑞士、意大利等歐洲記者,連中國、越南記者們第壹次見到海女的‘入水’後,都掩飾不住驚奇。還有壹位記者拿著水中攝像機壹同跳入了水中。

海女們收工後圍坐在壹起聊著天休息的“海女小屋”上,記者們對海女們提出了當海女的原因和對生活的提問。對他們來說,利用海女文化的地區營銷也是個感興趣的主題。在被稱爲祈禱海女們安甯的‘石神像’的神社裏,絡繹不絕的女性們從全國慕名而來。因爲作爲女性的願望來說,有壹種願望必定會達成的原因。印有星星記號和格子花紋的海女們的護身符也很受歡迎。

此次邀請外信記者的活動,還有著要登載在UNESCO人類無形文化遺産的宣傳戰略性格。因爲濟州海女方提出了要保存傳承即將消失的海女文化,就必須登載到文化遺産的提議(2007),所以日本響應此次提議進行共同作戰。海洋博物館館長石原義剛表示“海女們的身體裏原封不動地保存著遠古時期的生存技術”,外信記者們聽到此番說明後反複點了頭。石原館長還說明日本海女們穿的白色布衣,是學了1900年代濟州海女們穿著。之前是露出上半身下水。

韓日海女手拉手出面的原因,來自命脈可能會斷掉的危機感。1956年爲1萬7611名的日本海女,到了2010年驟減爲8分之1的2174名。而且大部分是60歲以上的高齡者。因爲年輕女性都忌諱,而且海洋汙染和海水溫度上升使高價品鮑魚的價格驟減。在韓國,曾經有3萬多名的濟州海女,但到了今年驟減爲4800多名。

到了1930年代,進行抗日運動的濟州海女們同日本海女進行連帶後産生了隔世之感。如果文化遺産的登載能夠實現,有望共同舉辦2002年世界杯後,將會裝飾韓日交流史的有意義的壹頁。兩國海女們早已互相派遣慶典的祝賀使節,正在加深草根交流。“海女交流”展現的是韓日關系不僅僅是有冰凍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