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鈦”常用於各種塗料和化妝品原料,但最近“二氧化鈦”在防霧功能上再次受到高度關註。因這壹物質具有吸光之後在物體表面產生壹層不易形成水珠的超親水性特質。但目前為止還無法從科學的角度解釋“二氧化鈦”為何會具有這種特性,這也是在開發相應的應用產品時面臨的絆腳石。
4月20日,首爾大學物理天文學部諸元鎬教授公布已經查明“二氧化鈦”遇光產生超親水性特質的科學原理。如果應用這壹原理可以制造無需風擋雨刷就能維持幹凈視野的船舶、汽車玻璃,這將有助於安全行駛。
諸元鎬教授團隊利用自主開發的原子顯微鏡觀察二氧化鈦,反復進行多次實驗。結果顯示,當二氧化鈦吸收可視光線和近紅外線時在表面形成電子,電子又和空氣中的水分子產生反應,生成獨特的“吸附物層”,吸附物層強力吸收水珠,從而產生超親水性。
諸元鎬教授表示“超親水性物質不僅可以用於生產不會被雨水粘連的玻璃窗,而且無需清理,這樣還可以用於太陽光發電模式的玻璃的生產等等”。
這壹研究結果以論文形式刊登在4月7日發行的《美國科學院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