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代初期和中期一度引領世界經濟的新興經濟體—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中,巴西的經濟正風雪飄搖。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以財政收支惡化、經濟增長率下降和政治不穩為理由,10日將巴西的國債信用等級降到投機級別的BB+,在國際金融市場引起波動。巴西貨幣雷亞爾的價值和債券價值大跌,外國資本逃離加劇。繼中國的金融和實體經濟出現波動即所謂的“中國危機”之後,巴西也面臨危機,世界對新興經濟體國家的擔心正在擴散,我們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也在增加。
2011年就任的勞工党政府的左派出身的巴西總統迪爾馬•羅塞夫,不但沒有縮減龐大的公共部門,而且實施了大幅度增加公共投資的財政政策,使得公共部門的負債同巴西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上升到了63%,實際經濟增長率展望值今年將為-2.5%,明年將為-0.5%,預計將連續兩年出現倒退。更為雪上加霜的是,國際原材料價格的下降,使得原材料出口占比較高的巴西經濟經歷著更大的痛苦。
在韓國銷售的巴西債券接近6萬億韓元,據推算,其中大約90%是個人投資者持有。國內證券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公司從幾年前開始,就聲稱如果投資巴西國債,年收益率可望達到10%以上,誘導對低利率失望的投資者投資巴西國債。但是,巴西債券的收益率今年以來下降了30%,再加上雷亞爾貶值帶來的匯損,本金損失一半以上的投資者不在少數。此次巴西國債被降級為“不適宜投資”(垃圾債券),投資者的損失進一步增加。
投資者和金融公司都忘記了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爭先恐後地投資巴西國債,再次顯示出我國金融的落後。雖然說金融投資的基本原則是“自己負責”,金融公司的投資勸導並沒有違法,但有人指出,金融公司在勸導投資過程中存在部分“不恰當的行為”。對於金融公司為了賺取手續費,是否誇大了巴西國債投資的期望值,是否疏於告知投資的風險等,金融當局必須進行徹底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