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在北韓核問題上,要通過韓美日合作改變中國的態度

在北韓核問題上,要通過韓美日合作改變中國的態度

Posted February. 13, 2016 07:34   

Updated February. 13, 2016 08:04

한국어

11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對韓國外交部長官尹炳世說,“在採取有關安保措施時,重要的是要考慮到周邊國家的理解和憂慮,慎重處理”。這是對於本月即將進行協商的有關駐韓美軍部署薩德(THAAD,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再次表示反對。對此,國防部昨天就薩德的部署地點問題表示,“將選擇能夠最大限度發揮軍事效用的地點”。薩德的部署是為了保障韓半島的安全而構築的導彈攔截體系,是最小限度的措施,在這一點上,部署地點的選擇不能看中國的臉色行事。

朴槿惠總統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天安門城樓閱兵的西方國家的領導人,在阻止北韓核開發方面同習近平主席達成了一致意見,但如今看來,成為毫無意義的討論。如今,安保只有通過韓美日協作來進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韓國宣佈中斷開城工業園項目後,立即召開了國家安保會議(NSC),公佈了單獨制裁方案。他還同韓美兩國元首直接通話,提議在下個月31日舉行的華盛頓核安全峰會上另行舉行3國首腦會談。

朴槿惠總統等韓美日3國首腦在敦促聯合國安理會進行制裁的同時,應該向中國說明“北韓無核也對中國有利”, 並採取次級抵制(secondary boycott)措施施壓。根據北韓進行核試驗之後中國版推特的微博進行的調查,“支持美國對北韓採取軍事行動”的回答達到了66%。這表明中國人自己充分瞭解“庇護北韓”有損本國的威信和東北亞的和平。

在過去20年間,國際社會對北韓一直陷入“挑釁-制裁-對話-補償-挑釁”的惡性循環,此次打斷這一惡性循環的意志空前高漲。美國的智庫們強調說,“如果國際社會不能解決北韓問題,等於打開了地政學和人道主義、潛在的軍事挑戰的潘多拉盒子,現在是國際社會應集中應對北韓核問題的時候了。”

在被看作是第三次世界大戰震源地的敘利亞,美國和俄羅斯一度到了軍事對峙的地步,最後雙方一致同意結束敘利亞內戰,開始出現和平的曙光。繼伊朗之後,敘利亞問題也即將得到解決,剩下的最具爆發危險的火藥庫是韓半島。如果國際社會不能阻止北韓的核開發,將成為世界外交史上最致命的失敗案例。



허문명국제부장 angelhuh@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