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得票少也能獲勝的美國總統大選,“贏者通吃”的選舉人團制度再次引發爭議

得票少也能獲勝的美國總統大選,“贏者通吃”的選舉人團制度再次引發爭議

Posted November. 12, 2016 07:11   

Updated November. 12, 2016 07:20

한국어

“更多國民把票投給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裏·克林頓(69歲),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70歲)卻成了總統。這像話嗎?”

雖然敗者希拉裏向勝者特朗普承認失敗,但圍繞每州由獲勝者通吃所有選舉人票的世界獨一無二的美國大選制度的爭議,卻在不斷升溫。截至11日零時(完成99%計票),特朗普獲得了遠超獲勝所需的全部538張選舉人票半數(270票)的290票,大大領先於希拉裏。但就總得票數而言,希拉裏(約6027萬人,47.7%)反而比特朗普(約5994萬人,47.4%)高出33萬張。今年的選情重演了16年前的一幕,在2000年的總統選舉中,民主黨的艾爾·戈爾雖然獲得的選票多於共和黨候選人喬治·W·布希,但因在每州贏者通吃的選舉人票方面落後於小布希而敗北。

總得票領先的候選人因為選舉人票贏者通吃的規則而未能當選的情況,包括今年和2000年在內,美國歷史上總共出現過5次。其餘的三次(1824年、1876年和1888年),都發生在19世紀。NBC電視臺10日報道稱,“最近五次大選中就出現了兩次這樣的事情,總統選舉制度改革問題有資格成為國民關心的對象。”

美國官方廣播NPR本月初以專家的分析為基礎,在談到選舉人團制度的弊端時指出,“以州為單位,哪怕只多一票也能通吃所有的選舉人票,因此假如出現極端的情況,只需獲得全體投票的23%就能成為總統。”根據假設,兩名候選人中一人從選舉人票最小的州開始計算,每次都因多一票而拿到所有選舉人票,到第40個州時就能當選為總統,這時候其得票只占總數的23%。

希拉裏的支持者們在推特、臉書等社交媒體上發起“特朗普不是我的總統”運動,同時聲稱“希拉裏在總得票數上領先,她才是我們承認的總統。”進步傾向的電影導演邁克爾·穆爾在推特上敦促:“要向遇到的每一個人清楚,‘希拉裏贏得了投票’。”

互聯網上還出現了請願活動,敦促各州選舉人團在下個月19日的總統選舉投票不要拘泥於贏者通吃的規則,投票選舉全國範圍內得票更多的希拉裏·克林頓為總統。他們聲稱,選舉人團當然應該根據各州的選舉結果行使投票權,但即使違反規定,也只需繳納罰款。

美國獨特的選舉人團制度是基於“各州相當於一個國家”的精神,從建國初期就實施至今。選舉人團的538人是美國眾議院(435人)、參議院(100人)再加上華盛頓特區的3人得出的數字。如果想要廢除或者修改這一選舉制度,必須修改規定這一數字和方式的憲法(第2條第1節)。

美國的改憲程式,必須得到參眾兩院三分之二以上的支持,並在全國50個州中得到超過38個州的批准。進步傾向的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預測稱,“雖然現實中改憲並不容易,但考慮到2000年和2016年兩次出現這種情況,很明顯國會將有更大的動力來討論修改選舉人團制度的改革問題。



夫亨權 bookum90@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