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是影片的“국뽕”(排他性、過分的國粹主義•貶低民族主義的俗語)爭議。甚至在門戶網站上輸入“국뽕”,就會自動出現相關檢索語“軍艦島”。日本官房長官和韓國外交部發言人也紛紛站出來交換了激烈的辯論,“這部電影是創作作品”“是以曆史事實爲基礎的”。
大企業的銀幕壟斷爭議也在持續。CJ娛樂公司發行的該電影,僅在29日就在2019塊屏幕上放映了1萬808次(放映占有率55.8%)。針對電影《軍艦島》,電影評論家鄭志旭(50歲)、觀衆郭志潤(27歲•研究生)、趙鍾烨 張善熙等文化部記者28日列舉了電影中的各種爭議。(報道中有劇透)。
▽郭志潤=在看電影的時候雖然不是太冗長無聊,但到處充滿了老一套慣用的元素。就像是一部只追逐票房成績的電影。
▽鄭志旭=典型的人物、善惡結構,體現了商業電影的典型性。考慮到導演的地位,充其量也就是一般之作。 崔七星(蘇志燮)和吳末年(李貞賢)之間的愛情線、李姜宇(黃政民)和李昭熙(金秀安飾)之間的父女愛,算是照顧到了各個年齡層,而且考慮出演演員宋仲基(光複軍所屬的特殊要員樸武英一角)的人氣,票房似乎會取得成功。
▽趙鍾烨=在序幕部分端島煤礦開采這一表現讓人印象十分深刻,但也到此爲止了。在網上相當一部人給出了“明顯的反日電影”這樣的苛評。把軍艦島拿來當作素材,而把曆史的真相和對被強征者的痛苦表現抛諸腦後,只是注重突出了虛構的大規模出逃把戲和槍戰場面。觀衆的要求很高。
▽鄭=我身邊的反應還不錯呢? 只是可以預測人物的命運走向,甚至會産生“突然斷了的感覺”。
▽趙=試圖放入“壞朝鮮人”以超越兩分法,因此,感覺到了被埋沒的更加惡劣的日帝時期強征的真相。如果想要越過兩分法,比起強調“壞朝鮮人”,反而更需要“善良的日本人”不是嗎?電影中出現了日本勞務人員對逃北者“袖手旁觀”的場面。
▽張善熙=如果是這樣,在類似撕破旭日升天旗的鏡頭中,觀衆會感到痛快嗎?《軍艦島》是柳承菀導演給觀衆送去淨化的、一部其拿手的商業電影,並不是紀錄片。部分苛價是不是因爲對柳承菀的作品期待過高呢?
▽郭=樸武英一刀砍斷日本人脖子的場面怎麽樣?由于太典型,不禁讓人失笑,並且也會讓人覺得有點不舒服。
▽趙=讓人感覺他不是光複軍要員,而是像屠殺良民的關東軍或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士一樣。這種很像敵人的樣子實在令人尴尬。
▽張=我還很喜歡呢?(笑)可以送去淨化不是嘛。
▽趙=影片中表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是可以平息各獨立運動勢力的矛盾的唯一人物,並指名找來尹學哲(李慶英),把這種程度的人物描述成“民族叛徒”實在讓人無語。以往柳導演的電影就常常具有刺激對于精英的反感的一面,這次貌似更加嚴重了。
▽鄭=柳導演設定的大框架是以曆史事實爲基礎,內容則充滿了電影作爲藝術的想象力。如果這樣去理解是不是會好些?
▽張=柳導演確實是以實際曆史爲題材的,某些日本政客或極右媒體所說的這是“虛構電影”很有問題。
▽鄭=作品過于集中在娛樂上,因此似乎留下了很容易受到攻擊的漏洞。
▽趙=如果將其看作是大屠殺素材影片的話,則會更多的産生普遍的共鳴。如今,以色列對巴勒斯坦樹立壁壘的現實問題依舊存在,如果看到這樣的電影應會對猶太人的受難史産生共鳴。但是,對日本過去的曆史真心進行反省的日本人是否也會攜手周圍的人一起去看《軍艦島》呢?
▽郭=在劇場,上午10時45分、11點、11點20分,就這樣一直只放映《軍艦島》。
▽鄭=一部影片霸占了超過2000塊以上的屏幕,這幾乎就是暴力水平。只在800 ~ 1000塊屏幕上進行長線放映也可以吧?
▽張=期待一定要讓柳承菀導演制作出能說服日本人的電影的想法,似乎太過分了。《軍艦島》並不是一部紀錄片,電影只是電影而已。更何況,國內觀衆多半是不了解軍艦島的,就一定會對強征問題産生興趣嗎? 就憑這一點,我想給影片較高的分數。
趙鍾燁 jjj@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