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當地時間),在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內見到的文化遺産複原師金民中(音譯),正與盧浮宮研究所長一起對第二天召開的會議進行最後的確認。
想起3年前在盧浮宮博物館首次介紹文化遺産複原用紙韓紙的時候,周圍人的冷淡反應的金某說:“奧賽和蓬皮杜美術館的文化遺産複原相關人士也將參加此次活動”、“這是一次能夠向全世界的博物館宣傳韓紙的絕好機會”,並充滿了期待。他在被譽爲世界三大博物館的盧浮宮博物館內擔任複原工作人員,並負責介紹韓紙的優秀性的會議准備的30歲的精明幹練的韓國青年。
上周,盧浮宮博物館首次購買了文化遺産複原用韓紙。今年4月,博物館使用全州市提供的韓紙,成功複原了19世紀巴伐利亞王國馬克西姆二世的書桌,這爲了此次購買韓紙的契機。圍繞書桌中央抽屜的鎖周圍的部分受損,用韓紙完美地進行了複原,目前在展覽。
盧浮宮博物館之所以關心複原用韓紙,是因爲2014年金某作爲實習人員參與了盧浮宮複原室。在14歲時跟隨奶奶來到法國定居的金某畢業于巴黎第8大學的藝術品保存及複原系,之後進入博物館工作。
他認爲,改變自己人生軌迹的事件是,從2008年開始在發掘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印刷本《直指心體要節》的樸炳善博士手下,參與外奎章閣儀軌返還工作。金某在協助樸博士的三年時間裏,在韓國紙張方面開了竅。
包括盧浮宮博物館在內,用于全世界文化遺産複原用的用紙基本上都是日本紙和紙。熟練地利用和紙展開複原工作的博物館複原師,向金某提出了“要證明優秀性”的要求。金某把韓紙與和紙浸在水裏,以此來表現兩者在複原能力的差異,並極力說服稱,韓紙的收縮和變形少易于長久保存,而且粘合力好,有利于複原。”被韓紙的永久性所迷住的盧浮宮研究所長阿裏安-德•拉夏佩爾,成爲了強大後盾。
金某在2015年入伍去當兵了。雖然他放棄了韓國國籍,也可以免服兵役,但他自願加入了國防部遺骸發掘鑒定團。
他還表明了自己的抱負,“樸博士在生前常說‘不要想著國家能爲你做些什麽,而應該多想一下我能爲國家做些什麽,希望你多做一些把我們的文化遺産告訴世界的事’,我想把目前全世界博物館複原用使用的和紙都換成韓紙。”
董正民 ditto@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