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華盛頓郵報The Post》以漏報的報社的“屈辱的”一天拉開了故事的序幕。擔心競爭媒體引爆大型獨家報導,戰戰兢兢,使喚實習記者進行暗中調查,聽其他報紙的獨家消息並從淩晨開始在街上買報紙閱讀的場面,令人感到非常哀傷。像這期間的“聚光燈”一樣,講述美國媒體的特種期的電影從大多是引爆“頭版”的媒體中心,從那一點看這是一種截然不同的表現方式。
情節是這樣的。1971年,《紐約時報》的《五角大樓》特刊報導,引發了美國社會的一片混亂。因此,杜魯門和艾森豪、甘迺迪、詹森等4名總統隱藏了30年多年的越南戰爭的秘密浮出了水面。“美國無法在越南戰爭中取勝。”政府禁止了相關報導,而競爭報刊《華盛頓郵報》的主編本(湯姆•漢克斯飾)把生死寄託在了那份包含真相的政府機密檔上。另一方面,要守護公司的首位女性發行人凱瑟琳(梅麗爾•斯特裏普飾)在政府的壓迫下,也要取得這份長達4000頁的檔,因此與主張必須對此事進行報導的本展開了正面交鋒。
在影片播放時間內“如果我們不報導我們的話,那麼意味著我們報社和國民都認輸了”或“媒體不是統治者,而應該為國民服務”等臺詞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言論自由的重要性”之類的話,乍聽起來容易覺得正確,之所以不會明顯感受到,這都是湯姆•漢克斯和梅麗爾•斯特裏普斯的精彩表演的功勞。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作品這一點也為影片加分不少。從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沉痛歷史的《辛德勒的名單》,到《拯救大兵瑞恩》等以歷史事件和人物為題材的作品,斯皮爾伯格導演不斷提到媒體的作用的理由是什麼呢? “想表現媒體擁有的最基本原則‘自由報導’是如何守護民主主義的”,這是他執導該影片的初衷。影片將於28日在韓國上映。
張善熙 sun10@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