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文獻或口述傳下來的阿羅迦倻的王城(京都城牆)實體首次被確認。
國立伽倻文化遺産研究所7日對外宣布,在慶南鹹安郡伽倻邑伽倻裏289號一帶從上月開始的挖掘調查結果顯示,找出了似乎是5、6世紀建成的大規模土城和木柵(樊籬)設施、各種陶器碎片等。
阿羅迦倻在《三國史記》、《三國遺事》、《日本書紀》等古代文獻中以與“阿那伽倻”、“阿耶伽倻”、“安羅”一樣的各種名字登場,但實際上其自身的記錄並沒有留下來。據文獻記載,阿羅迦倻與金官迦倻、大伽倻一起組成了伽倻的中心勢力,6世紀與新羅、百濟、倭召開了國際會議。在史料研究有限的情況下,大量出土了體現阿羅迦倻的土木技術、防禦體系、以及生活文化的考古學資料,引起了學界的關注。
此次發現的土城在迦倻區域被發現的遺迹中很難找到先例,其規模非常大,並被評價爲築造技法非常精巧。土城高8.5米,上部寬20 ~ 40米。迦倻文化遺産研究所研究官姜東錫(音)解釋說:“考慮到相似時期建成的陝川城山土城和梁山莼池裏土城的高度爲4米、金海鳳凰土城爲2.8米的時候,該土城在伽倻土城中算是規模較大的。另一方面,百濟風納土城的高度爲13米、夢村土城的高度爲6米,因此伽倻裏土城也可以看作是王城級遺迹。”
經確認,在築造城牆的過程中,設置了木柱子,並使用了將泥土整整齊齊地堆積起來的建築方法。據調查,在城牆上部,被推測爲是防禦設施“木柵”的2列木柱子。
在土城內部的遺址中,發現了人爲挖基岩制造的長5.2米、寬3.4米、高0.5米的地穴。在地穴內部找到了被推測爲是竈台的設施,同時還發現了主要在古墳等舉行儀式的現場出土的“筒形器台”、赤紅色軟質陶器等。姜研究官表示:“像這樣的地穴在此前的伽倻文化圈裏一次都沒有發現過。我們計劃通過進一步的研究來掌握其准確的用途。”
柳原模 onemor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