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龍喆生前沒有出版詩集。雖然留學回來,也結了婚,但沒有找到工作、賺大錢的經曆。目標只是文學,出版了文藝雜志,出版了別人的詩集。據說,他並沒有賺到錢,還自掏腰包進行文學活動。也許家裏人會很著急,但我們也因此有幸繼承了有品格的文藝雜志和詩集等遺産。
閱讀樸龍喆的簡曆,就會發現他是個高尚優雅的人。如果存在近代精神貴族,就是他這樣的人吧。考慮到他留下的文學遺産,對他沒有活得更久感到遺憾。樸龍喆1938年因結核病死亡,但如果能多活幾年,肯定會有自己的詩集,代表性詩作也會有所增加。
樸龍喆的代表作《離去的船只》,直到今天也沒有褪色。對這首詩感覺最爲親近的,應屬“年輕的”人們。比花更漂亮的青春,也是最辛苦、最疲憊的時候。歲數大的人一心希望能夠擁有年輕,但年輕人卻因爲只擁有年輕而令人心酸。樸龍喆生前的那個殘酷的時期如此,如今也是如此。但願有一個美好的時光降臨,年輕的人們不要把這首詩當成自己的故事。 文學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