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擺脫核電,歐洲仍在苦惱……欲速則不達

Posted August. 20, 2018 07:37   

Updated August. 20, 2018 07:37

한국어

最近,韓國電力公社失去了英國穆爾賽德核電站項目的優先談判對象的地位,引起了激烈的爭議。人們懷疑,負責參與核電建設項目競標的“NuGen”聯合財團對韓國現政府擺脫核電站的政策方向感到不安,因此選擇了退出。

撇開擺脫核電站政策在方向上正確與否,此次事件的核心並不在於此。事件的關鍵掌握在英國政府、而不是“NuGen”手裏。其核心是,英國政府以核電站建設為代價,將向韓電支付多少費用。

雙方正在協商,韓電需自行籌措建設核電站的費用,並通過出售電力的方式來獲取收益。如果英國政府把電價定得太低,韓電將承受虧損,自然無法進入工程。但是,如果保障很高,又會引起輿論的不滿。在2016年將“欣克利角C”核電站的電價定為市場價格的兩倍後,引起了輿論的反對之聲。

在英國政府陷入苦惱的情況下,與韓電的談判被推遲,感到心急的NuGen聯合財團以失去優先談判對象牌為籌碼,向韓電和英國施加壓力。

1991年,英國根據瑪格麗特·撒切爾政府時期的民營化政策,國家對核電站撒手不管,走上了“進口電力”之路。將核電設施和運營權賣給了鄰國的法國電力公社,電力市場也實現了自由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到2025年,全部15座核電站中將有超過壹半壽命到期,已喪失自有核電技術的英國,把更新核電站的任務交給了外國。目前,英國的核電比重仍達21%。

與英國正好相反,選擇“核電出口”道路的法國同樣感到苦惱。由國家運營核電站的法國,對核電的依賴度高達75%。而法國是靠電力出口每年賺取30億歐元(約合38700億韓元)的核電強國。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後,法國政府決定根據世界趨勢,計劃到2025年將核電比重減少到50%。現政府也做出了同樣的承諾。但真要減少,就會減少30萬個就業崗位,而且還要用昂貴的資金來滿足電力供應,所以很苦惱。

選擇英法之間中間道路的德國果斷地決定,在2022年之前關閉核電站。但是由於需求沒有減少,不能減少火力發電的比重,將導致環境汙染進壹步加劇,而且從法國供電,電費也會大幅上漲。為了穩定的供求關系,德國甚至不惜安全危險,正在試圖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

涉及核電站,歐洲三大強國選擇的道路有所不同,但方向和煩惱卻是相同的。雖然確定了減少核電站的方向,但由於要放棄廉價能源,費用將大為增加。能源供求關系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目前,韓電之所以在穆爾賽德項目上占有優勢,是因為英國政府存在不能把核電站拱手交給西方國家的敵國——中國的危機感。核電站創造的就業機會的喪失,同樣也是問題。

韓國的苦惱與歐洲三國並無二致。如果縮減核電站的方向相同,那麽重要的是實踐。既然沒有實際利益,就沒有必要拋棄韓國占優勢的利益,強調擺脫核電,也沒有必要不選擇擺脫核電站就逆水而行增加核電站。不必著急。如果全世界都在尋找答案,韓國可以壹起尋找。如果想盡快找到答案而誤答,也很難改掉。


董正民 ditto@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