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京都市北部寂靜的住宅區,最顯眼的還是被傳統的韓國式基瓦和圍牆圍住的3層建築物。這就是只展示韓國文化遺産的海外唯一的博物館—高麗美術館。進入裏面之後,似曾相識的5層石塔高興地“迎客”。高麗美術館常任理事鄭熙鬥(59歲,音)解釋說:“在統一新羅後期,高麗前期樣式的這座塔在1910年被日本帝國主義掠奪走,之後又重新要回來的。”從他不停地撫摸塔的基台(塔座)的手可以看出,他對該塔的深厚感情。
“當時這座塔倒塌在神戶的一戶富貴人家的前庭,閑置著沒人管。父親花了10年的時間說服戶主之後,終于要了回來。我們美術館的收藏品每一件都有這樣的故事隱藏在背後。”
高麗美術館是鄭氏的父親—旅日僑胞鄭诏文(1918~1989年)耗盡私人財産在1988年10月25日建造的,收藏著陶瓷器、書籍、繪畫等1700多件韓國文化遺産。今年高麗美術館迎來了開館30周年。上月7日訪問的高麗美術館正在熱火朝天地舉行30周年紀念展“鄭诏文和高麗美術館”。
在持續到12月的紀念展上,將展出鄭诏文格外珍惜的80多件藏品。其中,鄭诏文最喜愛的作品是帆船和畫著魚的質樸的鐵絲缸。據說,他生前經常說:“即使乘坐這種帆船,也想踏上故鄉的土地。”高麗美術館將該缸上畫著的帆船圖案作爲LOGO,也是出于這個原因。
經曆根深蒂固的區別對待的鄭诏文先生,相信通過文化遺産進行的韓日交流存在治愈之路。他先後32次,與1萬名日本人一同進行了尋找在日本曆史上留下的韓國文化的痕迹的實地考察。建造一個向日本人介紹韓國文化的博物館是他一生的目標。日本的文豪司馬遼太郎(1923 ~ 1996年)爲他的熱情所歎服,並寫下了“期必 朝鮮美術館”的毛筆字作爲禮物送給了他。
“我們曾提議在澗松美術館中以我們的收藏品在首爾舉行特別展,雖然我們費勁了心思,但最後對方還是拒絕了。或許是因爲我們的美術館是從向日本人介紹韓國的文化的宗旨出發而建造的。實際上,我們的美術館的遊客的四分之三都是與韓國毫無關系的純粹的日本人。”(鄭理事)
正因如此,展現韓日文化交流的曆史的《朝鮮通信使行列圖》是一件具有特殊意義的珍藏品。去年10月,收藏中也有2件行列圖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紀錄遺産目錄。鄭理事表示:“雖然兩個國家之間打了數百年的戰爭,但正如在法國設有德國文化展示館,在德國也設有法國展覽館一樣,希望韓日關系也能朝著理解彼此的文化並一齊發展的方向前進。”
東京=李智雲記者 eas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