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翻譯為慶典的節日是壹種盛會。不僅是藝術,飲食、花甚至寶石、傳說等,都是慶典的對象。興致是慶典的最基本要素,所以偶爾還會有爆竹禮蒙助興。但是,與慶典名稱不符的是悲傷的節日。“巴勒斯坦文學節”就是這樣。簡稱為“巴節”。
與做好萬全準備、“等待”客人光臨的慶典不同,“巴節”是全世界作家們“拜訪”巴勒斯坦的慶典。圍繞巴勒斯坦人的8米高的墻壁和鐵絲網、檢查站等讓慶典變了質。需要花幾個小時才能到達10分鐘路程的巴勒斯坦人,無法主辦慶典。
參加“巴節”的作家們,白天查看痛苦的現場,晚上與巴勒斯坦人壹起進行詩朗誦和討論等多種活動。雖然動不動就遭到以色列軍人的制止,但只要能通過它與巴勒斯坦人聯合,把他們的生活和故事告知世界,又能怎麽樣? 斯裏蘭卡出身的美國作家魯·弗裏曼坦白說,壹想到自己聽到和看到的事情,就會流淚。不只是他,所有參加者都是這樣。但是巴勒斯坦人並不會哭。對於在以色列的暴力和定居者們的垃圾和謾罵與詛咒中變得慢性的他們來說,眼淚是奢侈的。
盡管如此,參加者們還是流下了眼淚。因為現實太讓人無語了。收錄在2017年出版的《這不是國界》中的詩和隨筆就是他們流淚的記錄。節日居然讓參加者流淚,真是巨大的諷刺。他們為什麽壹定要使用節日這壹名稱呢? 正如愛德華-薩義德所說,他想用藝術家們聯合的“文化力量”來對抗控制巴勒斯坦人的“實力文化”。他想安慰的不只是身體,同時也包括文化上也處於監禁狀態的巴勒斯坦人。所以說“巴節”是壹個節日。 文學評論家、全北大學教授
李沅柱 takeoff@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