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音樂劇音樂巨匠西爾維斯特•萊維(73歲)來說,1988年是難忘的一年。德國作詞家兼作家、工作夥伴邁克•昆茨(74歲)提議合作音樂劇《伊麗莎白》。匈牙利出身的萊維當時正在用流行音樂和電影音樂積累成功的事業。他與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導演一起制作了電影音樂,並憑借流行歌曲(Silver Convention組合的《Fly Robin Fly》)獲得了1976年的格萊美大獎。萊維說:“經歷的轉折點是在《伊麗莎白》以後,我開始了作為音樂劇音樂創作人的生活。”
記者13日在首爾龍山區藍色廣場見到了將參加由韓國文化振興院主辦的研討會“CONTENTS INSIGHT”的他。萊維表示:“(作曲時)重要的是最優先考慮觀眾的興趣,不執著於成功。”
他在寫曲子前,為給出場人物註入感情而煞費苦心。因此,他不按照劇目順序,而是根據當天的心情隨機創作曲子。他說:“站在皇後伊麗莎白的角度想象被關在宮殿裏的心情,腦海中浮現出了《我只屬於我自己》曲目的靈感。”講述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奧地利皇後伊麗莎白的一生的《伊麗莎白》(1992年),講述了伊麗莎白雖然擁有出眾的外貌,但她對皇室生活感到郁悶,並一直受到死亡誘惑的故事。伊麗莎白為渴望自由而唱的《我只屬於我自己》是一首深受女性喜愛的歌曲。尤其是已婚女性更是送上熱烈歡呼。他笑著說:“覺得婚姻生活很不幸的女性們好像把皇後和自己等同起來,得到了安慰。”
講述雖然有著天才的才能和自由奔放的靈魂,但是被貧困的家庭環境和贊助的權力者的傲慢所壓倒的莫紮特的《莫紮特》(1999年)是因《伊麗莎白》的成功感到不小的負擔後而創作的作品。他為了寫曲子,訪問了莫紮特的墳墓和薩爾茨堡故居等。結果,輾轉於古典音樂、搖滾、爵士樂之間的抒情情緒與淒慘的曲目形成鮮明的對比,巧妙地描寫了莫紮特復雜的心情,抓住了觀眾的心。萊維說:“奔跑的時候很多時候會浮現好的靈感。為了在曲子中很好地反映現場感受到的氛圍而努力。”
強有力的曲目是他的標誌。在《瑞貝卡》(2006年)中,瘋狂的丹伯斯夫人執著於瑞貝卡的死亡,像吶喊似的唱的“瑞貝卡”曲目被評價為壓卷之作。
萊維說:“韓國演員的唱功非常出色。”他對在《伊麗莎白》中飾演伊麗莎白的玉珠賢和飾演托德(死亡)的樸孝信等演員的名字一個不漏地記了下來。前一天萊維還見到了正在藍色廣場進行演出的《伊麗莎白》的金俊秀,並打招呼說,“遇見了感情線、劇本都得到升華的托德。非常感謝你能很好地表現出完成我的音樂的角色。”
“韓國觀眾的反應非常好。因為那炙熱的能量,我也感受到了充滿美好氣息的感覺。我想為韓國、日本等亞洲觀眾創作作品,將來某一天也想寫歌劇。”
申圭鎭 newji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