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種子在開始生長前,至少等待了壹年。櫻桃種子如果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可以等待百年。只有那個種子,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麽。”——厚普·嘉仁《實驗室女孩》
我有開始寫文章之前磨磨蹭蹭的習慣。臨近截稿,爭分奪秒時也是如此。“磨嘰時間”是能量萌發的時間。是不是就像做飯時再燜壹會兒壹樣?相比之下,它更接近於在澡堂搓澡前泡澡的時間。在表白心靈之前,左顧右盼,直到心周圍長出了肌肉,近乎這樣投入的功夫。或者,和小狗轉著圈兒挑選合適的地方拉屎差不多。
無論什麽事,在開始之前都要等待時機。就像是核仁“自己想著要出來的時候”。比如,寫作時,要等待“想寫的心”從裏到外往上冒出,完成頭文字跳到紙上的準備。那時,才會寫出寫的人和讀的人都感到舒服的文章。
在讀植物學家厚普·嘉仁的《實驗室女孩》時,對他談到種子的等待時深感佩服。以黑暗為子宮蜷縮的百年等待! 書中寫道,有些蓮花的種子在發芽之前,“在中國泥潭裏的等待了2000年”。在開始之前,它已存在了2000年。對於種子來說,2000年不是死亡的時間,而是“長大的時間”。
對於種子而言,發芽是等待後出現的奇跡。還要等多久,只有那顆種子知道。“如果是雪中看到壹棵樹,在地下渴望有朝壹日露出自己本來面目,有100多棵等待的樹在活著呼吸”,記者在霍普賈倫的文章中看到了森林的秘密,生命的不可解的秘密。
看似沒有原因,其實有其原因。壹顆名為“還沒有”的種子會結出壹顆名為“壹定”的果實。假如我們能停留在等待的純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