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們常常借用其他藝術家的東西通過創造性變成屬於自己的東西。曾獲得過很高人氣的電影《Joze與虎與魚們(Joze,the Tiger and the Fish)》的原著作者田邊聖子就是這樣。她借弗朗索瓦茲•薩岡(法國)小說《一個月後一年後》中的人物的名字,展開了與殘疾相關的內心深處的思考。薩岡小說中的Josee是一位年輕、富裕、任性的25歲的女性。如果排除年齡相仿這一點,田邊聖子的小說中名叫Joze看似與下半身癱瘓的生活保護對象久美子(Kumiko)沒有什麽相似之處,但也並非如此。久美子之所以希望被叫做“Joze”,是因為希望能夠像Joze一樣堂堂正正地活著。
實際上,久美子雖然是殘疾人,但在別人的幫助下也活得十分堂正。她討厭只要是殘疾人,就無條件地被視為不完全的存在,並表現出同情或憐憫之情的人們的眼睛、以及那種眼神帶來的傷害和侮辱感。這是多少有些誇張地使用高壓手段,以鋒利的姿態對待他人的原因。對於偶然守護在自己身邊的男朋友來說更是如此。也就是說,愛情不是同情,而是愛情本身。她不知道男朋友什麽時候會離開自己的身邊,但她認為自己會欣然接受這一離別。她發誓絕不會讓殘疾成為包括自己在內的任何人抓住自己的弱點。這是令人震驚的自尊心。因為有這樣的自尊心,無論是看動物園裏老虎可怕的眼睛,被男友抱在懷裏,還是看著水族館裏的魚,都會感到非常幸福。這樣看來,雖然方向不同,但與將自己的青春盲目地奉獻給愛情的薩岡筆下的joze十分相似。
joze,不,久美子,拒絕成為憐憫或同情的對象,明確表明了自己是行動和思考、生活的主體這一事實。這無疑是在人性先於殘疾、殘疾人之前的無言的宣言,即“個人人格體”。在關註憐憫或同情的界限的同時,更加深刻、更溫暖地展開與殘疾相關的思維也是很難做到的。
金聖景記者 tjdrud0306@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