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觀看者的位置以多樣的面貌展現的山勢。真正在山中時,很難把握其真實面目。不出林子,焉能看清林子?投身於事物,不壹定就能了解事物的實質。當事人所不了解的世上的真相,有時很容易被旁觀者看穿。只要不脫離狹隘的看法,我們的認識就只能是片面的、單方面的、主觀的。想在這裏點破,隨著視角的不同,世事的道理也會有不同的解釋。如此經常流於思辨性、理論性傾向,是宋詩的壹個特點,也是與唐詩的不同之處。比喻事物實體或事件原委的成語“廬山真面目”,就來源於宋詩。
望著廬山的瀑布,李白留下了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名句。鄭澈在《關東別曲》中回敬式地描寫了金剛山十二瀑布,並自豪地說:“如果李白現在來重新討論,不敢說廬山瀑布比這裏好。”接著他又說:“重新登上正陽寺真歇臺,方能看見廬山(實際上是金剛山)真面目。”
這壹著名的廬山位於中國南部的江西省。宋朝的蘇軾在尖銳的政爭漩渦中經歷了文字獄後被貶而途經該地區,在結束十天的廬山遊覽時,在廬山西北部的西林寺墻上留下這首詩。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的《赤壁賦》,其作者就是蘇軾,東坡則是他的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