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8日表示,不會就伊朗對伊拉克境內美軍基地進行導彈攻擊采取軍事應對,這讓雙方間事態壹路擴大的矛盾暫時得以緩和。據悉,伊朗在發射導彈前已提前通知伊拉克,采取了避免與美國發生全面戰爭的措施。但有分析認為,由於伊朗國內對革命衛隊“聖城旅”司令卡西姆·蘇萊馬尼的死亡仍抱有強烈的報復輿論,加上什葉派民兵的追加攻擊等變數,危機隨時都有可能再次爆發。
分析認為,特朗普對伊朗的導彈攻擊采取的回應程度比預想的要低,是因為沒有美國人傷亡,而且考慮到了11月的大選。對於面臨大選的特朗普來說,中東地區的戰爭被認為是他必須避免的最壞情況。伊朗擁有52萬多名現役軍人和2000公裏以上射程的中程彈道導彈,與伊朗的全面戰爭對美國來說也是個負擔。而且,這與特朗普聲稱“美國不再是世界警察”、讓美國從包括中東在內的海外紛爭中抽身而退的承諾相違背。
外媒分析認為,對於特朗普總統而言,壹方面沒有壹名美國人死傷,加上伊朗表示今後不會再次發動攻擊,以及伊朗提前向伊拉克通報了攻擊計劃等,成為特朗普“也可以就此收手”的根據。
據美聯社報道,對於特朗普總統的決定,共和黨戰略家的亞歷克斯·科南特評價稱:“這與要發出強烈的恐嚇、實際上避免武力沖突的當前外交政策模式相吻合”,“特朗普壹方面在大選之前打造了強硬的形象,同時成功地安撫了希望結束中東地區無窮無盡的戰爭的支持者。”
有分析認為,瑞士了解伊朗的進攻計劃,並在隨後的斡旋中發揮了某種作用。美國通過此舉,事先將基地內的兵力疏散到掩體內。實際上,外交安保部門核心參謀聚集在白宮狀況室的時間是7日下午2點。這意味著,從伊朗發動攻擊(下午5時30分)的3個半小時前起,就已經掌握了伊朗攻擊的動向。
特朗普總統當天斷言:“美國實現了能源自立,這種歷史性成就改變了我們的戰略優先順序”,“我們很獨立,不再需要中東的石油。”分析認為,美國再次確認了基於對中東戰略轉變而在今後撤軍的立場。與此同時,他還表示,“將敦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進壹步參與中東事務”。這意味著,美國將從中東問題上脫身,歐洲的鄰國則必須填補這壹空缺。
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與伊朗的沖突局面就此結束。壹旦發生意想不到的“突發變數”,火藥庫隨時可能重新起火。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8日晚12時左右,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所在的巴格達“安全地帶”(綠區)受到兩枚火箭彈的打擊,局勢壹度緊張。
華盛頓=常駐記者 李正恩、開羅=常駐記者 李世炯 lightee@donga.com · turtl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