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學家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應用領域。對我來說,那個就是醫學領域。”
本月24日上午,記者在京畿道水原市成均館大學研究室見到了成均館大學全球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申美京(33歲•照片)看起來是天生的工程學家,她為創造世上獨一無二的有用的東西而感到高興。申教授說:“從小就喜歡做些什麽。”
從插花到編織、紙工藝,只要是動手的事,她都喜歡。在漢陽大學就讀的大學生時期,她每周都去東大門市場。用在市場上購買的材料制作了飾品。聽到手頭頗有手藝,想到賣首飾,她甚至在女子大學面前晃來晃去。10多年後,她擁有了真正能創造世間絕無僅有的事物的職業。只是對象從看得見的工藝品變成了看不到,卻能挽救生命的“材料”。
申教授是醫療材料領域的新學者。今年2月,她在第22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女性科學家獎上榮獲新進科學家獎(國際新秀)。該獎項頒發給15名取得全世界認可的傑出研究成果或進行高公益性活動的新進女科學家。在此之前,申教授在2018年獲得了由歐萊雅韓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韓國委員會主辦的韓國商人第17屆韓國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性科學家獎。
申教授在KAIST進修博士課程,在世界上首次開發出不流血的註射針塗層技術,受到了人們的關註。任何人打針都會出血,但對止血不良的血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和兒童來說,都可能有危險。
申教授想到了在註射時留在針裏,但取出時會掉下來,並產生防止皮膚受傷的物質。把含有生物粘合劑紅蛤的兒茶酚胺成分的殼聚糖塗在註射針上。經過每天反復試驗,2016年,她終於找到了高分子適當凝結塗在註射針上的最佳時間,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不流血的註射針。目前該技術由指導教授KAIST李海信教授主導,正在進行商用化的後續研究。
申教授說:“對有益於世界的材料很感興趣。”她說,自己一直想開發一些實用性高,醫生可以當場使用的材料。最近,她非常關註利用植物發掘多種粘合性生物材料的研究。讓果皮或種子等植物產生澀味成分的“單寧酸(Tannin)”也是其中之一。
單寧酸最近才被廣泛研究,是備受矚目的生物材料,而申教授從2015年開始就是涉足這一領域的開拓者之一。申教授正在開發將單寧酸和蛋白質凝聚後,裝入心血管疾病治療劑,註入體內的技術。申教授說:“雖然單寧酸的原理還沒有被查明,但是它具有進入人體後能很好地尋找目標心臟的特性。”
按照計劃,申教授本應參加3月中旬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世界女性科學家獎頒獎儀式。但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癥(COVID19病毒)的擴散,頒獎儀式被推遲到了明年。申教授說:“當初申請獎項也是因為期待能與其他國家的卓越科學家、工學家們進行交流,(沒能前往)對此感到非常遺憾。”她認為,無論在國內還是世界上,女性在理工科中仍然是少數,因此,像這樣見面交流的機會並不多。
申教授想起了其他專業的女生來找自己,並對我說“第一次知道女性也可以成為工科大學的教授,心裏有了希望”的事情。 同時,她還表示,“目前理工科領域的女性專家還不多,希望此次能成為給後輩們帶來動力的契機。”
尹申英=東亞科學記者 ashilla@donga.com